驻外石游我们是党员,我们在克拉玛依
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1号井喷出高产油气流,宣告了克拉玛依油田的诞生。从此,因油而生的克拉玛依市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以石油命名的城市。这样一座城市,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递着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精神,提醒着我们作为党员的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
我们是党员,我们在克拉玛依,我们坚定不移地践行着石油人的精神!
请石大北京安心,请组织放心!
年10月29日是油城克拉玛依的61岁生日。当日下午,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驻新疆油田研究生党支部联合克拉玛依校区学生会志愿服务部组织研究生全体党员、部分积极分子及本科生前往黑油山老年社区探望在此安享晚年的老人们,并义务为老人们开展志愿服务。
黑油山老年社区是政府投资建设的一个集“养老居住、医疗保健、休闲养老、康体娱乐”于一体的新型社会福利养老机构。老人们见到我们,便迫不及待的询问大家来自哪个学校,家住哪里,此行的目的如何,态度亲切和蔼。当老人们得知我们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后,连连竖起大拇指,并鼓励我们多为社会做贡献。
此行的目的主要是为老人们擦拭窗户。后来我们得知,由于窗户面积较大,而开合空间较小(以防老人私自开窗出现危险),擦拭困难,很久以来窗户的清洗基本只能靠雨水冲刷,不时会有老人抱怨不能清楚看到外面的风景。顿感责任重大!
克拉玛依的10月,气温“零度下”已经成为常态。为了方便擦拭外侧的玻璃,大家纷纷脱掉厚重的羽绒服,棉衣,赤膊上阵。满头大汗的同时还不忘提醒行动不便的老人盖好被子,小心着凉!
克拉玛依人在没有草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的亘古荒原上书写了一部奉献能源、产业报国的光辉史诗,克拉玛依已经发展成为经济充满活力、环境充满魅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文明城市。61年过去了,克拉玛依青春依旧,61年光阴,却足以让一个人由风华正茂的青年变成耄耋老者。
他们中,不乏克拉玛依的缔造者和开拓者。他们是老一辈,更是先驱!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他们不得不将后半生托付给敬老院。早已历经沧桑的他们也许需要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一丝慰藉。
看着那些老人被岁月催弯的脊背,还有那时光的车轮碾过留下岁月痕迹的脸庞,我们不禁心生黯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一定要尽自己的一份力,在他们的晚年生活中为他们多带去一丝丝欢笑、一点点温暖,这是我们石大党员应有的担当!
同黑油山老年公寓的老人们及工作人员们告别后,为了感受和学习前辈们的铁人精神,我们重走石油路,来到了黑油山。
黑油山是克拉玛依石油文化代表地之一,位于克拉玛依市东北部,是世界一大地质奇观,因原油长年外溢与沙石混杂固化而形成。在相对高度只有13米、面积0.2平方公里的山丘上,遍布着多处油泉,形成众多小油沼,中间是不断涌出的油泡,油呈黏稠状,色泽黝黑,油质为珍贵的低凝原油,一年四季源源不断向外自溢黑色原油。现在黑油山已成为克拉玛依石油文化的代表景点之一,也是克拉玛依市各族人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纪念地,同时,黑油山也是中国石油学会第二批科普教育基地。下图为鸟瞰黑油山。
关于黑油山,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解放前一位叫塞里木巴依的维吾尔老人,第一次叩响了黑油山大门,他在山旁搭了个地窝子,在集油洼地捞取原油,用毛驴车拉着黑油往返于乌苏与黑油山间,用黑色的油换取生活用品,当地人用此原油点灯,膏车轴等。正是这条线索的指引,年10月29日,黑油山附近的一号井喷出工业油流,标志着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
作为光荣的石油人,我们践行石油精神的脚步永不停歇。
那些将青春年华投入到建设克拉玛依的伟大事业中、将自己的生命轨迹融入到这座城市历史中的石油前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作为当代的石油学子,为祖国的石油石化行业奉献出我们的青春和热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将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目标!
用脚丈量黑油山,用心实践社会主义事业美好蓝图,我们是党员,我们在克拉玛依!
石大最新学工动态发布精准资讯学生互动交流打造石大权威的学生工作服务平台学工新媒体文:杨超鹏元气悦图:马伟晟杨超鹏编辑:杨小糖责任编辑:陆杭波周凌希投稿邮箱:cupxuegong.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mayizx.com/klmysjj/8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