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人生旅途中精彩的一程援疆专家刘洋

年2月21日,有幸成为上海市第九批援疆成员的我和其他几位同志,经过辗转不远万里的飞行,从祖国的东海之滨的上海来到了西部石油重镇:新疆克拉玛依市。

以前,新疆对我来说是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我和很多人一样,对这里充满了无尽的遐想。在我的印象里,新疆是祖国地域最辽阔的省份,那里有宽阔的草原,有干旱的沙漠,有茫茫戈壁,有皑皑雪山,所有的一切都充满了神秘和诱惑。从我踏上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到现在已过去半月,通过所看、所听、所感,我对克拉玛依的城市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有了最初的认识和适应。

克拉玛依于年建市,在这之前这里曾是荒无人烟、人迹罕至的茫茫戈壁滩,正是在几代石油开发先驱的辛勤努力,在短短的60年,一座美丽、现代、富饶现代化石油城拔地而起。走进克拉玛依,在这片格外湛蓝的天空下,我深深体会到它的美丽与宁静。这里绝对是一个可以放开胸怀、放开歌喉、酣畅淋漓尽情歌唱的地方。它的自然风光有多美不知有多少人由衷地感叹过,它的瓜果有多甜不知有多少人品尝过,这里的人有多热情、朴实,不知有多少人结交过,似乎天地万物都未加修饰,至情至性。

通过两周的生活、工作,我对这里的情况有了初步的适应。

适应一:环境适应

克拉玛依市位于中纬度内陆地区,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寒暑差异悬殊,干燥少雨,春秋季风多,冬夏温差大。四季中,冬夏两季漫长,且温差大,春秋两季为过渡期,换季不明显。现在的这里是典型的冬季气候,室内室外迥乎不同、冰火两重天,室外到处是皑皑白雪,而室内由于暖气充足常常有夏天的感觉。由于目前冬季的克拉玛依是夜长昼短,作息时间也和上海有较大的差异,早上都是9:30上班,下午19:30下班,中午还有近2个小时的午休时间。刚来时候,早已适应早八晚五的上海节奏的各位援友开玩笑说,要倒2个小时的时差。

适应二:饮食适应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这里长期居住着汉、回、满、蒙古、维吾尔、哈萨克等13个民族,在这里有着丰富而又独特的饮食文化,这些饮食文化鲜明地反映了新疆农牧区和多民族的特色。由于干旱少雨,温差大,形成了蔬菜的品种少、数量少的现象,以牛,羊肉为主的饮食文化。新疆美食主要有羊肉串,抓饭,拉条子,烤肉,烤包子,馕,馕包肉,烤全羊,羊杂碎,丁丁炒面,碎肉面,大盘鸡,伊犁马肠子(就是马肉灌的肉肠),酸奶疙瘩(就是奶酪,一般内地人吃不惯,有酸的,咸的,酸甜的),奶茶(跟内地的奶茶是不一样的,是用红茶和牛奶加盐煮成的,)等等。作为“肉食动物”的我在享用饕餮美食的同时,如何控制体重是最大的难题!

适应三:工作适应

我所工作医院这医院,这里的心内科包括CCU和普通病房,共有60张床,去年总的冠脉介入量近台。初来乍到,医疗、工作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能一来就一个猛子扎进去,看病开刀下医嘱。我们应该先看看河道的走向,水流的急缓,两岸的风景,再决定从哪里下水。个人感觉,克拉玛依的医疗环境和上海相比,有很多差异及不同的地方,比如工作方式的不同,检查设备的不同,疾病谱的变化,民族差异以及语言的不通等等,都要我尽快的克服、适应。

刚开始的两周来,

我主要做了三件事:

一聊,二看,三想。

和前一批的援疆医生聊,和医院、职能科室的领导聊,和心内科的医护人员聊,和不同民族的患者聊。

医院的工作环境,看科室的工作流程,看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看诊疗中大家和少数民族患者的交流。

想如何技术援疆,想如何发挥自身技术特长,想如何尽快融入科室,想如何成为连接上海和克拉玛依的医疗桥梁。

聊、看和想,对我来说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也是为下一步的学习、工作做铺垫和准备。

总之,此次援疆让我领略了不同的风采,也使我们真切地感知国家战略和民族团结的意义,我要把它走成我人生旅途中精彩的一程。做人的时候,平平和和,到位不越位;做事的时候,实实在在,参与不干预。希望今天在克拉玛依所见、所听、所感、所想、所做,都会成为明天美好的财富和回忆。

文:刘洋(心血管内科援疆专家)

责任编辑:王园媛

风景图片来自网络

长按识别







































白颠
白癜风怎么治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mayizx.com/klmyszy/220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