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克拉玛依市实施
编者按:今年以来,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市委组织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紧紧围绕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对标自治区组织部长会议部署的重点任务,结合克拉玛依实际,继续落实好基层组织建设“”重点工作思路、干部工作“双一流”目标、“才聚油城”人才工作体系,以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重点,着力研究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才聚油城、共创未来
克拉玛依市实施“才聚油城”重点人才工程着力构建“人才逐梦之城”
近日,克拉玛依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按照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研究出台了《关于推进克拉玛依市“才聚油城”重点人才工程的实施意见》等“1+2+15”人才政策,最大限度地培养、引进、用好各类人才,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下面小编重点向大家介绍一下政策的创新点。
实施“才聚油城·先锋培养”工程1、加强引智培训
用好“新时代油城干部大讲堂”,依托上海“干部双休日”网络资源,加强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培训机构和高校合作,提升党政人才培养质量。
2、加强外出培训
在上海市相关高校设立党政人才培训基地,精心开办以高质量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短精专特”培训班次,每年选派名左右优秀党政人才赴上海市开展专题培训。
3、加强跟岗锻炼
在上海市长宁区、青浦区及相关企事业单位设立党政人才实训基地,每年选派一批青年党政人才作为“沪克访问学者”到上海跟岗锻炼,重点培养一批“懂经济、懂金融、懂管理”的青年党政人才。
实施“才聚油城·英才培养”工程
1、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
围绕建设一支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全力培养一批领军、拔尖人才,给予每人每年10-15万元经费资助。
2、加强高层次人才工作室建设
分领域打造各类高层次人才工作室,形成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培养模式,每个工作室给予8-10万元工作经费。
3、加强创新创业杰出青年人才培养
围绕培养一批优秀青年人才,重点培养一批创新创业杰出青年。每人给予6-15万元经费资助。
4、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以建设北疆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西北地区科技创新高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城市为目标,培养一批科技创新人才。每人每年给予3-4万元经费资助。
5、加强校企合作共育人才
鼓励各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加强合作发展,资助有发展潜力校企合作项目,推进全市产、学、研融合发展。每年支持合作项目10个,给予一次性资助经费10万元。
6、加强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用好各类支持办法和激励措施,支持建设各类科研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深化创新驱动发展若干措施》,给予一次性启动资金支持。
7、加强“油城名师名医”培养
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重点培养一批“油城名师”;围绕建设北疆一流、全疆有影响力的自治区区域医疗中心,重点培养一批“油城名医”。给予每人每年2万元经费资助。
实施“才聚油城·工匠培养”工程1、加强“首席技术”培养
围绕石油石化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重点培养一批“首席技师”,授予“油城工匠”荣誉称号。给予每人5万元个人补贴,每年支持其参与提升培训。
2、加强“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
全力打造各领域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动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对每个技能大师工作室一次性给予建设资金补助10万元。
3、加强“沪克工匠学院”建设
完善“沪克工匠学院”教学体系,有序组织各行业、各领域工匠人才开展学历教育、能力素质提升培训和创新能力培训,为打造“匠心之城”培养人才。着力建设具有克拉玛依特色的工匠培养基地。
实施“才聚油城·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1、健全经营管理人才培训体系
建立“示范培训+行业培训+专题培训+实践锻炼”四位一体培训体系,重点提升经营管理人才战略眼光和经营管理水平。
2、加大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鼓励国有企业设立专项人才资金,加强人力资源培养开发,建立完善企业骨干人才库,加强人才跟踪管理,不断增强国有企业发展后劲和核心竞争力。
3、发挥企业在人才资源开发中主体作用
在全市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建立“人才开发优秀单位”激励机制。针对每年入选单位给予一次性经费奖励。
实施“才聚油城·头雁培养”工程1、加强乡村骨干人才培养
实施“油城农科”计划,大力培养一批农牧业科研骨干人才,技术推广人才和优秀实用人才,全力推动人才振兴。
2、组织各类人才定期服务乡村
实施农业科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行动,激励人才向乡村振兴一线流动。
实施“才聚油城·招才引智工程”工程1、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坚持“一事一议、一人一策”,重点引进一批促进克拉玛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层次人才,解决重点产业和项目人才需求。此类人才可实行效益工资、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和年薪制等多种分配方式,人才待遇一事一议。
2、实施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计划
坚持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各用人单位主体作用,通过认定、评定方式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按照5个类别给予待遇支持,组建创新团队进行“产学研”项目转化的,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3、实施“特聘专家”柔性引才计划
坚持“揭榜挂帅”引才,用好“特聘专家”经费支持政策,助力重点项目攻关,支持用人单位在疆外设立“人才飞地”,同等享受柔性引才政策。
4、提高“双招双引”质效
建立产才融合引才机制,按照地方财政贡献度遴选创新项目领办人作为“产业兴克”人才,每人给予资金支持,激发人才促进产业发展创造活力。
实施“才聚油城·领航创新工程”工程1、加强人才使用机制创新
实施入库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定向跟踪管理,打破使用界限,建立以信任为基础人才使用机制。用好全市“人才编制池”,统筹解决急需用人单位编制紧缺问题。
2、加强人才评价机制创新
制定《克拉玛依市优秀人才分类评价操作指南》,指导各行业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精准评价人才。
3、加强人才服务机制创新
实体化办好市人才服务中心,重点打造市、区、街、社四级人才服务体系,梳理“油城聚才驿站”服务品牌,建立人才服务专员和人才服务志愿者2支队伍,向全市高层次人才提供“油城玫瑰金卡”,让各类人才舒心工作、安心生活。
4、加强人才共享机制创新
探索建立新型人才柔性援疆机制,充分利用上海人才智力援克,建立“沪克”共享专家人才库,积极探索两地人才共享共用,争取更多人才以各种方式服务克拉玛依发展。
供稿: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mayizx.com/klmysxw/13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