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育善学思进志达克拉玛依市第十小学教
《清明节古诗词与相关文化》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如约而至,为了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清明节的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第十小学教师书院邀请了新疆音乐家协会会员、克拉玛依市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国陶笛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石油大学克拉玛依校区《诗经与音乐》课程讲师、克拉玛依市教研所教研员周浩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清明节古诗词与相关文化》专题讲座。年4月2日下午,第十小学全体教师齐聚二楼多媒体,共享这场文化盛宴。
讲座前,全体教师一起观看了克拉玛依市电视台录制《相约—中华节日》系列节目,周浩老师在节目谈到了有关元宵佳节的文化知识。
周浩老师接受电视台采访节目后我们迎来了周浩老师《清明节诗词与相关文化》的正式开讲。周老师从四个方面娓娓道来。
何玉娟老师主持讲座内容关于清明节的起源,让我们再一次感悟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清明节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它是含汉族、苗族、土家族等20多个民族共同节日,是慎终追远、礼敬祖先、弘扬孝道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
这一时段,太阳北回昼夜各半,中华大地处于仲春与暮春之间,天气转暖,适宜农田耕种。
周浩老师讲座关于清明节习俗与故事,据传,寒食节与春秋名臣介子推有关。民间有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节习俗有很多,吃寒食、扫墓祭祖、郊游踏青、插柳、放风筝、植树、蹴鞠、江南吃青团等。
关于清明节经典诗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重大的传统祭祀节日,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论语》到《诗经》再到《周礼》蕴含着浓浓的诗和远方色彩;从“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到“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文人墨客随意挥洒着笔尖,将清明一草一木,一花一世界描绘的淋漓尽致。
周浩老师讲座关于清明节文化意义。清明节是缅怀已逝生命,激发现有生命,纪念自己身边的,自己亲近的已逝的亲人,感谢先人赐予我们生命的一个节日。缅怀的意义不单纯是对亲人的思念,更该成为一种民族的风俗,成为一个种族的繁衍仪式。清明祭祀先祖庄重肃穆,不全是悲伤。春天阳气上升、万物复苏,生机勃勃,郊外踏青,赏景游玩感受节日快乐愉悦。结伴踏青游玩品茶雅集都是美好的,在节日来临时应该用相约各种春天的活动点缀生活。
周浩老师讲座虽然讲座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但老师们听得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王锦绣校长最后做了总结发言,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具有自然与人文双重意义,既有体现中国农耕文明思想的特征,也有追思先烈先祖、培育家国情怀的深刻思想情感。正如周浩老师讲座中所谈到,清明节除了感怀故去亲人,还要不忘追忆为国家做出牺牲的烈士。“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各个时代的英雄用实际行动感动亿万国人!
END
清明节
图文/李雪萍编辑/孙蕾
审核/吕晓静牛邵华王锦绣
第十小学举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mayizx.com/klmysxw/13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