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事克拉玛依市空气质量位居全疆前列

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攻坚蓝天保卫战

我市空气质量位居全疆前列

本报讯(首席记者高宇飞)11月2日7时30分,克拉玛依区城南小区居民李鑫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然后穿上运动服沿着小区附近开始晨跑。这样的晨跑运动,他已经坚持了十余天。

李鑫一直有运动的习惯,以前经常在健身房跑步机上跑步,夏季他也会不时地在外面跑步,但秋季就很少出去了。

“以往秋季风多,扬尘比较大。今年9月以来即使遇到刮风天,扬尘也不多,空气质量明显好了很多,白天看到蓝天白云,晚上常见繁星闪烁。”李鑫说。为此,他将每天的跑步地点从室内转到了室外,“早晚在外面跑步很舒服,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欣赏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改造后的永安供热车间天然气锅炉飘出袅袅白烟。本报记者戴旭虎摄

这是我市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推动空气质量改善的一个缩影。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生态环境局党组聚焦主题主线,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坚持问题导向,对照中央“8+2”专项整治和自治区“1+3+3”为民实事,结合生态环境领域工作要求,聚焦重点问题和各族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立知立改、真改实改、全面整改。尤其是在大气环境质量治理上持续发力,取得显著成效,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环境变化带来的好处,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本报首席记者闵勇摄

作为以石油石化为经济支柱的新型工业化城市,我市生态环境面临挑战。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加强源头治理,强化《克拉玛依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年)》落实,起草制定我市首部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出台相关文件、方案42项,完成60项重点治理项目中的13项,实施月调度11次,重点做好“四个调整优化”,有效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确保打赢蓝天保卫战。

针对产业结构的问题,我市加大调整力度。目前,火电、石化、燃煤锅炉等重点行业,已全面执行大气污染物特排限值。正在实施10项燃煤锅炉无组织排放综合整治工程,预计年底前完成。独山子天北能源燃气公司实施2台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项目,计划今年底前完成。同时,我市自加压力,对市热力公司13台燃气锅炉实施低氮燃烧改造,计划今年底完成11台改造,其余2台在年底前完成。经拉网式排查,我市尚未发现“散乱污”企业,全市台工业炉窑均达到行业排放标准。

针对能源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我市出台了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及独山子区煤炭削减方案。独山子石化公司实施自备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现已完成热电厂老区二电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新区动力站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完成45%;实施热电厂老区1#、2#机组改为背压式项目,现已完成老区2#机组改造,其余机组计划今年底前完成。

针对交通运输结构问题,我市不断进行优化调整。通过出台克拉玛依市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工作方案,降低大宗货物公路运输比重,减少重型柴油车使用强度,全市出租车及城市公交车气(电)化率达90%,独山子区出租车及城市公交车气(电)化率达97%。目前,我市已实现供应符合国家第六阶段标准的车用汽、柴油的阶段性要求。

针对建设用地管理的问题,我市因地制宜大力提高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全市绿地面积达8.18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至16.%,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同时,加强扬尘污染源监管,全市6个平方米及以上建筑工地全部安装颗粒物在线监控设备。

云团在风的作用下,不断变幻造型,美不胜收。本报首席记者闵勇摄

截至10月底,全市大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5.7%,较上年同期提高1.7%。污染天数较上年同期减少5天,空气质量在全疆地州(市)排名第三,在全国地级城市中位居前列。

“克拉玛依是在戈壁滩上建立起来的英雄城市,从原先自然环境很差的沙漠戈壁,到现在生态良好、美丽宜居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积极回应群众盼望和期待,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调研员张宝忠说。

编辑张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mayizx.com/klmysxs/77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