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概况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克拉玛依校区
建设
一流学科
特色专业
校区概况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一校两地(北京、克拉玛依),北京昌平校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军都山南麓,校园占地面积余亩;克拉玛依校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校园占地面积余亩。学校是一所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年,学校首批进入国家“工程”建设高校行列;年,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年,学校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全面开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
师资力量
在校教职工人,专任教师人,博士学位的教师占80.1%,正高级人,副高级人,其中博士生导师人(含校外工程博士生导师),建立了一支优秀的专任教师队伍。
校区共有教职工人。来源包含北京派遣教职工、校区引进教职工、对口支援高校援建教师、“银龄计划”教师。在高层次人才方面,校区有国家杰出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省部级教学名师、自治区高层次“天池计划”人才、自治区“天山英才工程”入选者等一批优秀师资力量。
学科建设
招收专业
人才培养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学校为首批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实施专业有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计划班”采取“3+1”的培养模式,即三年基础理论教育加累计一年的工程实践教育。自年起,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5个专业全部在克拉玛依校区招生培养。
本博一体化人才培养
本博一体化培养是指选拔学术潜质优秀的本科生,以培养学术学位博士为目标,贯通本科和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校区根据学校下达的指标和学生综合测评成绩,选拔部分专业的优秀本科生赴校本部参加本博一体化培养。
“政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
校区与新疆油田公司、克拉玛依石化、西部钻探、独山子石化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学校主办、行业企业参与的“政产学研”合作的石油石化行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国内交流人才培养
校区与北京校本部建立了学生交流学习机制,学生可赴校本部交流学习,时间为一学年,选派人数为每届学生人数的5%左右。校区已累计派出名学生赴校本部交流学习。
校区与1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合作,共享教育资源,经教育部统一安排,16所高校向校区派驻任课教师,并为校区提供一定数量的交换生名额。校区已累计派出名学生赴1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中的部分高校交流学习。
本科生国际化培养
目前学校已与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多所高校和多家公司建立起了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的交流合作关系,还与15个国家或地区的40多所高水平大学签署了联合培养协议。此外,学校还有短期交换项目和寒暑假海外访学项目等。
大类招生人才培养
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人才,校区部分专业按大类招生:其中计算机类下设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个专业,机械类下设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个专业,经济学类下设经济学、金融学2个专业。大类招生的学生前1-2学年按大类培养,后2-3学年根据成绩和志愿进行专业分流培养。
学在石大
校区着力于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开办了“丝路讲坛”“石油讲堂”“穿石讲堂”“卓越讲堂”“华为云课堂”等学术论坛,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人士、专家学者与学生分享人生经验,为学生解读行业前沿。
除听取专业学术讲座,学生还可在建筑面积近5万平米的“湖景”图书馆畅游知识海洋。馆内设有电子阅览室、自习室、自修室、阅览区等,预计可藏书38万册。
住在石大
玩在石大
校区拥有校区学生会这一核心学生组织,集学习科技、组织宣传、文艺体育、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及志愿服务工作引领功能于一身。拥有7个功能型社团:中石大广播台、新媒体中心、国旗仪仗队、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协会、心语社、中石大招生协会、创新创业协会,承担校区内外宣传及爱国主义教育重要工作。拥有16个兴趣类学生社团,涉及学术、新闻、文化、体育、艺术等方面,全面拓展第二课堂素质教育阵地。
校区概况
校区目前有三个学生餐厅,就餐面积平方米,共6个基本伙、13个风味档口,可同时容纳余人就餐。三个学生餐厅出售川、湘、鲁、陕、新疆等不同地区的特色美食,可以极大满足不同学生的就餐需求。
图文来自校区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mayizx.com/klmysxs/12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