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校新课堂克拉玛依市第三中学游学
1选题
接到游学任务是在上学期,虽然去年跟着南湖中学师生,参加了他们组织的游学活动,但也仅仅是跟着而已,对前期的策划、筹备以及活动的组织等核心要素却知之甚少,加之学校今年提出了“以专项课题统领、贯穿游学活动”的更高要求,着实让我在一段时间内有一种老虎吃天——无从下嘴的茫然。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事情都得从一点一滴的积累开始。于是乎,到图书馆借阅资料,抱着电脑巡游互联网,见了朋友就问他们单位有没有与历史有关的文化、遗址,拉着老公当司机,围着城市实地选点……那段时间满脑子都是游学。记得一天下午七点多,突发奇想去百里油区看看适不适合作为游学点,于是给老公打了个电话,“下班后干嘛?”
“接朵儿去呀。”
“然后呢?”
“回家啊,有事吗?”
“我想去百里油区看看。”
“现在?”
“嗯。”
“呃。。。来回差不多一百多公里呢,不吃饭了?”
“回来吃吧,走吧,我就看看。”
“好吧好吧,真是服了你了。”
……
就这样,随着我对资料的掌握越来越多,我的思路也逐渐清晰起来。我列出了两个备选课题,“克拉玛依的发展史”和“新疆油田发展史”。二选一,舍弃谁,让我犯了难。单就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讲克拉玛依吧,好像有些单薄;专讲新疆油田的发展,似乎缺少了些什么。克拉玛依城市简介里的一句话让我茅塞顿开,“克拉玛依,一座因油而生城市”。对,就叫“因油而生的城市”,城市发展和油田建设二者兼有之。我将这个课题提交小组选题会讨论并得到了通过。在讨论中,小组成员也给了我一些很好的建议,在这里一并感谢。
2初试
4月16日,经过精心的准备,我的游学活动终于如期开展了。第一次组织这样的活动,心中难免忐忑,我和范新亮老师、张蓉芳老师等一路上始终把安全这根弦绷得紧紧的,生怕出点什么意外,大多数精力都集中在随时查看学生在哪里、在干什么、跟没跟上队伍等等这些事情。其实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中,学生也放不开,多少影响了游学效果。
途中,我们在克一井(大油泡)偶遇一对举行婚礼的塔吉克族新人。新郎新娘身着艳丽的塔吉克族传统礼服,和亲人、朋友们一起载歌载舞,一片欢乐。塔吉克族的婚礼我也只是在书本或影视剧里见到过,而此时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这种感觉无论如何是坐在教室里也体会不到的。学生们立刻被这喜庆的场面吸引住了,这些青春期的孩子正是活泼好动的年龄,一个个随着音乐点着脚,有的已经有些按捺不住,问能不能加入跳舞的队伍共同祝福新人。新疆少数民族素来能歌善舞,遇到这样欢乐的场合,大家其乐融融舞起来,学生们也特别高兴。
虽然之前给学生讲了一些游学中的注意事项和要求,但是他们和我一样,也是第一次参加,准备工作做的不是很到位。大多数同学到每一个游学点如同旅游一样,只是参观、听讲解,很少有人提问、记录。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做记录,有些说忘记带笔了,有的说忘记带本子了,有的说已经记到脑子里了……
3进步
4月23日,经过一周的休整,我的游学第二小节开始了。这天的天公也是做美,持续了一周的大太阳竟然在今天悄悄的躲进了云层里,春风爽朗、不冷不热。有了上次的经验,我们带队老师不再紧盯某些小节,着重从宏观面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点,引导学生围绕这次游学课题展开活动。比如,在参观百里油区时,让学生置身于油田生产现场,感受真实的工业场景,在学生好奇的目光中讲述面前这些设备的名称:上下舞动的叫抽油机,又叫磕头机,负责把地下的石油开采出来;地面密密麻麻包着铁皮的管线负责把蒸汽打入地下;远处泛着银光的大罐是石油处理和存储罐。。。。。。在这期间,学生不断提出问题,“把石油输送到储罐的管线在哪里,怎么看不到?”“为什么要把蒸汽打入地下?”。。。。。。还好前期做了充足的功课,这些问题都能一一向学生解答。绝大多数学生在听讲解的同时飞快的记录着,这比上次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参观延明园、石油文化公园、白沙滩等地时,学生能够主动寻找景点介绍并认真记录下来。尤其在白沙滩,有两件小事让我记忆犹新。
那天自由活动后,我看见在长廊那头坐着几个女生,都在低着头写着什么。我想过去一探究竟,当她们发现我走到身边时,不约而同的迅速将本子合了起来。
“你们在写什么?”我问道。
“没写什么。”“随便写写。”她们似是而非的回答到。
我没有仔细追问就走开了,我想这应该是这些花季少女的小秘密吧。后来她们悄悄告诉我,那天她们在写游学的感受。唔,我还是不打算追问内容,少女的感受还是留在少女的心中比较好。
另一件事也是发生在休息时。图玛日斯跑过来问我,“老师,为什么这里的树大多数都是歪的,而且都朝一个方向?”
我四下环视,的确,这里的树木不算很大,主要以榆树为主,而且大部分都朝东南方向倾斜。
“因为这里经常刮西北风,而且树木比较小,抗风能力弱,所以容易向东南方歪倒。”我回答着。
“那为什么市区的树木却没有歪呢?”
“那是因为市区的房屋比较多,”我想了想,“房屋减弱了风对树木的冲击。”
“哦。”
看来只有当学生们的视野开阔时,才能观察到周边的事物与平时的不同,进而追究其中原因。
4.汇报
本次游学结束了,该是总结汇报的时候了。游学活动前我就向学生们布置了作业:这次游学的课题是“因油而生的城市”,每个宿舍在游学结束后,围绕课题,结合感想,制作ppt汇报。
我到机房看他们制作ppt的情况,学生们基本以宿舍为单位坐在一起,有的负责在网上寻找素材,有的负责翻阅书本,有的负责制作ppt……各有分工,相互配合。
最后的汇报也是超出了我的预期。学生们查找到的资料非常全面:石油的成分、黑油山的故事、克一井的历史、雕塑的象征、延明园的精神、城市的规划等等,内容不一而足。
ppt的制作也是花了心思,大多图文并茂,有颇有艺术气息的“百里油区晚照”、“风中凌乱的长发”,科技体验的快乐,聚餐的大场面,大油泡前青春靓丽的风采等等,还有的以卡通人物艾米作导游,展示游学经历。
对于体会,学生们有的感慨石油的来之不易和克拉玛依建设的艰辛;有的表示要珍惜自然资源,把克拉玛依建设的更加美丽;有的竟然提到了低油价限产对克拉玛依的影响;当然,更多的是对学校的感恩,感谢学校为他们成长的辛勤付出
总体来说,这次游学活动是成功的,这是新教改模式下的一次有益尝试。对我来说,既提高了组织、协调能力,也让我对游学活动有了新的认识,记得网上有文章讲,美国的素质教育经常是老师布置一个课题给学生,学生自主去查阅资料,完成课题。文章的真实性不得而知,虽然我们还达不到美国的“素质”教育,但我想我们的游学活动着实已经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对学生来说,他们在欢乐中收获了知识,他们开阔了视野,他们学会了协作、他们懂得了感恩,这就够了。
来源:克拉玛依市第三中学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mayizx.com/klmysxc/1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