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头条克拉玛依发展路上有哪几只ld

北京皮肤病医院那家好 http://m.39.net/pf/a_6171972.html

克拉玛依日报总编辑唐跃培

  一个没有危机感和忧患意识的个体或群体,是注定不可能有大作为的,是注定要在生存与发展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

  谈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会令我们心情沉重,但不谈问题和困难却会令我们身陷险境。

  对一座城市而言,认清自己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与认清自己所拥有的优势和机遇一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因为做不到后者造成的可能只是发展迟缓,而做不到前者造成的则可能是衰败与毁灭。

  克拉玛依当然也不能例外。

  那么,克拉玛依目前面临哪些主要的困难和问题呢?

  先说外患。

  首先是经济发展大环境不好。年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一直复苏乏力,全世界的GDP增速今年能否达到1%都是一个未知数。我国的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近年来已明显放缓。去年我国的GDP增速为6.9%,二十多年来第一次低于7%。也就是说,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都不好。

  大家可能会想,不好就不好,反正对每座城市都一样。

  是的,对每座城市而言,经济发展的大环境都不好。但对克拉玛依而言,这种不好的影响更加严重。

  为什么呢?因为克拉玛依目前仍然是一座资源型城市,涉油经济的比重仍然高达百分之七八十。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不好,最直接的后果之一就是对石油的需求减少。油价从每桶一百四十多美元断崖式下跌到三四十美元,原因就在于此。油价大跌,对其他城市比如石河子、奎屯、乌鲁木齐,可能还是大大的利好,而对克拉玛依,显然是大大的利空。

  其次是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风险的威胁。

  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每个阶段的状态和风险程度是不一样的。当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处于所谓的“中等收入”阶段时,容易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而无法自拔。

  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方法,如果人均GDP少于美元、多于美元,就属于“上中等收入”国家。目前我国的人均GDP换算成美元,约为多美元,正处于“上中等收入”阶段。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全世界已先后有拉美、东亚及西亚、北非先后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至今仍然看不到解套的希望。

  在“中等收入”阶段,人力成本、自然资源成本、环境成本、技术进步成本都大幅度上升,总体需求疲软,经济增长缺乏动力,高失业风险巨大,贫富分化明显,容易引发社会动荡……这些困难和风险,都不是能轻易克服和避开的。

  全国性的这些困难和风险,克拉玛依也同样存在。它们造成的影响,当然也会波及到克拉玛依。

  第三是边缘化风险。

  对这个问题我们已反复讲过。简单地讲,克拉玛依在自治区16个地州市的经济总量排名中,由原来长期紧随乌鲁木齐之后的“老二”在这几年里迅速跌落为“老六”。

  有人可能会讲,我们感觉克拉玛依挺好的呀,没看出这几年在经济总量上超越了克拉玛依的昌吉、巴州、伊犁州、喀什地区比克拉玛依好到哪里去呀!

  这种感觉当然并不是完全错了,克拉玛依这几年在推进转型发展上确实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单就城市面貌而论也发生了巨大的良性变化。不过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边缘化的危害也许目前还不明显,但从长远来看,如果这个势头得不到扭转,它给克拉玛依造成的危害将会很快显现出来,而且将产生长远负面影响。

  有人会想,不就是一个排名吗?有你说的那么严重吗?

  边缘化的危害决不只是一个排名问题、面子问题。

  经济总量排名的下滑,意味着克拉玛依在自治区各地州市中地位的下降,意味着克拉玛依丧失了自治区重要经济重镇的地位。更进一步看,这也就意味着克拉玛依在自治区的影响力降低,意味着自治区对克拉玛依政策支持力度的降低,意味着克拉玛依对各种发展资源的吸引力降低。这难道仅仅是一个名次问题吗?

  再看内忧。

  第一,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缺陷还远未得到根本改变。

  陈新发书记在报告中说:“产业结构单一、石油产业一业独大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转变。”

  所谓资源型城市转型,实质就是改善产业结构。在这个问题上,尽管我市强力实施“打造世界石油城”战略已有6年,但还仅仅是个良好的开端,依然任重道远。

  第二,地方企业成长速度不理想。

  陈新发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地方企业对央企依存度过大,创新发展和开拓外部市场的能力不强”。

  说得直白点,我市不少地方企业的生存之道就是“靠油吃油”。强大一点的地方企业大多对油田市场的依赖程度过高。像昌吉的特变电工那样对本地市场依赖程度很低的强大地方企业,在我市始终仍未出现。

  地方企业不强大,地方经济当然就不可能强大。地方经济不强大,资源型城市的帽子就会紧紧地扣在头上。

  第三、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任重道远。

  一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态如何,政府的作用无疑具有极大的决定性。我们可以把一座城市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程度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互相作为评判的标准。也就是说,如果某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那么,我们可以直接断定这座城市的政府是服务型政府,或者说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果。

  这些年来,我市各级政府自觉加强自身建设,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上取得了很大进步,对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毋庸讳言,这项工作还远未完成。

  从总体上讲,我们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上还应从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观念的进一步转变。要全面确立法无禁止即可行的观念,彻底改变法有规定才可行的观念。在解决企事业单位及市民遇到的现实问题时少说“不行”,多为他们想办法“怎么才可行”。

  二是进一步改变重管治轻服务的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具体需求出发去考虑问题、提供服务,而不是热衷于根据某条某款去把这样管住、那样治服。

  三是进一步建立有效机制消除个别公务员把权力作为寻租工具的现象。时至今日,那种把手中的裁量权作为谋私工具的现象仍未在我市公务员队伍中绝迹。

  第四,人才洼地效应还远未形成。

  陈新发书记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建设“六大基地”也好,发展“三大产业”也好,最关键的问题是人才。任何一种产业,必须有足够水平的领军人物,这个产业才可能有大的发展。有什么样的人才,才会有什么样的事业、什么样的产业。我们不遗余力地打造高品质城市、最安全城市,就是要栽下梧桐树,希望引得凤凰来。

  这种努力近年来已逐渐见到效果。但客观地讲,这种效果还远远满足不了实施“打造世界石油城”战略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原因是什么?还是机制问题。

  人才是全世界的稀缺资源,也是世界各国、全国各地的争抢对象。靠什么去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我们常讲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这三者固然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待遇。

  你这里有事业,你这里有感情,别人那里就没有吗?可能比你更大更深。但我们往往是说的时候三者并重,在实践中却常常把“待遇留人”落不到实处。深层次原因在哪里?就在于并未从根本上认识到人才的关键性作用,就在于“大锅饭”思想和“平均主义”观念根深蒂固。

  第五,小富即安、小得即满的心态严重,进取精神不足。

  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来,尽管已有几次油价大跌给克拉玛依造成严重影响,但从总体上来看,克拉玛依人的小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这本是一件好事,全民小康,其乐融融,不好吗?当然很好。但这种状态也使不少克拉玛依人的雄心壮志严重不足、开拓进取精神严重缺乏。

  据说,在近年政府组织的一次地方企业负责人异地培训班上,教授问我市的一名地方企业高管:假如有人给你的企业投资10亿元,你准备怎样发展你的企业?答:不可能有人给我们企业投资10亿元。问:我说是假如?答:不可能有这种假如。

  教授又问:你愿意让你的企业走出克拉玛依、走出新疆吗?答:我觉得克拉玛依挺好的,没必要走出去。

  这个“据说”不一定表述得完全准确,但如果我们对照我们的很多地方企业想一想,是不是会觉得这个“据说”很真实呢?是不是会觉得这种真实让人很无奈呢?

  如果拥有这种心态的地方企业、普通市民太多,那么,我们还打造什么“有能力向全世界提供系统的油气服务能力的世界石油城”呢?

  上述问题和困难只是粗略的例举,肯定不全面,肯定也有不太准确的地方,但对我们的城市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梳理,保持充分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却是认真学习贯彻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不移实施“打造世界石油城”战略的必修课。

  责任感来自于危机感,使命感来自于忧患意识。

图文编辑李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mayizx.com/klmysjj/902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