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子区公共文化管理成为全克拉玛依市典范
●记者种玉忠
邢善良摄
10月12日,《中国文化报》发表了题为《克拉玛依:“政企共建共享”公共文化样本》(以下简称“《样本》”)的专题报道。
报道总结克拉玛依市公共文化建设成就和经验,六千多字的文章中,有关独山子的管理经验和模式的介绍就占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在全市4个区中,独山子区是报道中唯一被誉为公共文化管理措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代表”的行政单位,成为克拉玛依市“公共文化样本”中的样本。
细绎独山子的发展史,独山子是因油而发展起来的矿区,在克拉玛依、大庆等油田开发以前,独山子油矿在新中国石油版图上长时期占据重要位置。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主席第一次访问苏联期间,与苏联政府签订的中苏石油合作协议中,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总经理部就设在独山子。克拉玛依油田大会战之后,独山子专一发展炼油加工业务,从炼油厂发展为石油化工企业,进而成为世界规模的炼化基地。
石油石化企业是独山子区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支柱,企业管理者与区政府领导同属一套班子,企业职工与市民身分高度重合。由于这些特点,企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基础并带动经济发展,政府和企业合一的运作模式为高效、统一的城市建设和管理创造了优良的先决条件,高效的管理效能成为独山子独特的发展优势。这一优势延续运用到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中,也发挥了优异的性能,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不论是从历史沿革出发,还是从现实条件考量,理顺政企关系,建设“政企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索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合力的工作机制,在独山子,是最便捷、最顺畅、最富效率和最具效果的工作思路,而且是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最可行的路子。
公共文化设施政企共建
《中国文化报》《样本》报道中说,独山子区的资金分担模式是全市公共文化体系管理方面的典型代表。长期以来,独山子石化公司领导同时兼任独山子区委、区政府领导,独山子区经济社会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都是政府和企业合力推动的结果,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统一合作关系。独山子区公共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一直遵循着“责任共担,发展共谋,稳定共抓,环境共建”的总体原则。
独山子石化公司、区政府共同谋划文化事业的发展事宜,为加快独山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如前所述,因为历史沿革的原因,独山子区内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早期大部由石化公司投资、建设、管理,近十余年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政府职能的不断完善以及财政收入的逐年增加,规划、城建、教育、卫生、公安、文化等职能部门逐步移交至政府,政府职能凸显出来。
独山子区政府先后投资近6亿元,建成了2.3万平方米的体育中心和4.8万平方米的文化中心,斥巨资建设新区和改造老区,新建南广场、市民广场和改建社区文化广场等设施,完善了文化体育设备,新建和改建了中、小学的室外操场和室内体育馆并全部向市民开放,建设了养老院和遍布城区内各个社区的离退休职工活动中心。这些设施与石化企业投资建设的文化宫、影剧院、游泳馆、羽毛球馆、体育馆等场馆形成互补,极大地满足了全区群众对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的需求。
公共文化事业政企共管
为发挥管理效能,集中统一领导,形成管理合力,全区重大决策事项由党委会集体讨论确定。独山子每年召开企业和人大、政府、政协领导联席会议,听取城区建设规划,确定城区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公司(区)党委、区政府把文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将文化建设列为“增强独山子地区综合竞争力,促进独山子大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积极推进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将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作为年度发展社会经济、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督促检查,全面扎实有效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
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做好独山子文化体育工作的意见》《独山子精神文明建设五年规划》《“十二五”加强独山子文化建设重大工程总体实施方案(―年)》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在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独山子文化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和统筹安排下,独山子石化公司和区政府相关单位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实行共同管理,保证了全区大型文体活动高效举办。
独山子区委、区政府下发的《独山子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明确规定,独山子每两年举办一次的石化企业职工运动会暨市民体育大会,由石化企业和区政府共同出资万元,企业职工运动会与市民体育大会一同举办,实现文化体育工作全覆盖。
独山子每年开展的元宵晚会、春节游园、文艺汇演等大型文体活动均由石化公司、区政府、矿服部共同出资。在三八、五一、六一、七一等重要节日活动中,国庆节和古尔邦节晚会、百日广场文化活动开闭幕式晚会、一线特殊贡献奖晚会等等大型活动中,以及百日广场文化各种比赛、基层文艺汇演、各类体育比赛等,都由企业和政府共同举办,企业和政府共同合作,保证活动安全、有序开展,丰富了职工群众文化生活。文化宫、体育中心、文化中心由企业和政府共同管理,资源共享,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
区文体局工作人员说,独山子区政府和石化公司采取共同建设、共同管理的运行模式,将国家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和“便利性”的要求落到了实处。统筹资源,文体场馆统一向社会开放,为职工群众提供多样的方便选择,增加了场馆总量,共同分担经费,减轻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负担,让全区体育设施形成全覆盖网络,公共文化服务这艘大船动力更足,航行更加平稳,更能满足公众对公共文体设施活动的需求,使职工群众获得最大的实惠,实现了文化惠民要求,提高了居民幸福指数。资源的联建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的实用性,避免了企业与政府文体场馆使用不均衡的现象,提高了场馆使用效率,实现了公共文化资源的均衡分布。职工群众可以选择就近参加文化体育活动。
“政企共建共管”,促成了我区文化品牌活动不断发展壮大,社区文化日益繁荣,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
区政府逐年加大了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特别是对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体育馆(场)等单位的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都给予财政支持。与此同时,政企合作,统筹资金分配,实现了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资金效益最大化。
独山子文化宫与区文化中心,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区政府每年拨专款用于文化中心向社会开放和举办公益性文艺演出,文化宫既行使企业职工文化设施职能,又行使公共文化场馆服务社会的职能。图书馆实行三方合作管理模式,区政府利用石化公司和区内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的图书馆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参照文化中心的管理模式,设立区公共图书馆,将这些场馆通过资源整合,向全区各族群众提供服务。
管理运行好大型公共文化体育场馆,首先要保证管理人员的配备。独山子区政府向石化企业购买公共场馆管理服务,石化企业专业人员进驻场馆管理,为社会提供更高品质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向石化企业购买已经成熟的专业化的文化体育团队向社会服务,不但为企业增加了效益,而且提升了文化体育服务水平。
通过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方式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独山子为市民搭建了多个大型文化活动平台,从单位到社区,各类文艺晚会、各类体育赛事、文化展览,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志愿者等社会团体参与其中。独山子石化公司矿服部文体接待服务公司与区文体局等部门通力合作,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管理工作受到了职工群众一致好评,取得良好成效。
矿服部文体接待服务公司文艺中心工作人员说,独山子一线特殊贡献奖颁奖晚会之所以成为独山子的“春晚”,和三八妇女节文艺活动一起成为具有影响力和高参与度的文化活动品牌,是政企合作带动社会力量参与,共同培育的结果。良好的硬件设施与优良管理,为独山子各类文体活动和文艺团体的兴起创造了条件,独山子各类文艺团体春笋般出现,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变得丰富而充实。
独山子实行政府扶持+机构服务+免费普及的文艺培训模式,独山子离退休职工舞蹈团、合唱团,职工合唱团、舞蹈培训班,少儿文体学校、少儿合唱团,各类少儿、成人器乐、美术、跆拳道培训班兴起,文体教育市场高度繁荣。艺术活动和培训活动提升了职工群众的艺术修养,在通过商业模式普及各艺术门类技能的同时,各类文艺团体也进行了大量的公益性文艺培训及演出,他们积极参加专业比赛,在国内国际赛事中取得了不俗成绩,提升了独山子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近年来,一些文艺团体开始在市场运作方面一试身手,揭开了我区文化与旅游、文化与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mayizx.com/klmysjj/8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