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回响感党恩惜幸福南疆籍在克
投稿邮箱:ycklmyljl
.今年年初,阿布都克依木·麦麦提明从村干部那里得知了政府统一组织外出务工的好机会,主动报名,登上了开往克拉玛依的火车。
这是阿布都克依木·麦麦提明第一次离开莎车县,他基本不会说普通话。当他下了火车,看到了高楼林立、车流不息的克拉玛依后,他暗暗决定一定要好好学习普通话,学好技能、留在克拉玛依工作。
第一个月的集中培训期,阿布都克依木·麦麦提明不分昼夜看书、请教同事,抓住一切时间和机会学习普通话。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他从不会说一句普通话到了可以在商店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的程度。
如今,距阿布都克依木·麦麦提明来克拉玛依,过了半年多的时间,他不仅能用普通话与人交流,还可以看一些书籍,写简单的汉字,而且他已经从一开始的保洁员变成了垃圾转运站的工作人员。“在克拉玛依的生活和工作忙碌而快乐,我在这里不仅是免费住集体宿舍,公司还提供一日三餐,每日早、中、晚还有单位的值班车接送我们上下班。特别是,每月除了我自己的基本花销,还可以每月给父母寄元生活费。”阿布都克依木·麦麦提明说。
阿布都克依木·麦麦提明表示,虽然现在的普通话水平比刚到克拉玛依时提高了许多,但是他希望自己能继续学习,以后能用普通话将自己在克拉玛依工作的感受和体会,都能准确地表达出来。
“每个月,父母收到我寄的钱后,总是叮嘱我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工作,所以我也想要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努力,为我的弟弟妹妹们做出表率,鼓励他们一起加油,为了明天更好的生活。”阿不都克依木·麦麦提明说。
想把家人接来生活“我已在克拉玛依工作了三个多月,我感觉自己像获得了新生一样,我的普通话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我现在更自信了,对待生活更积极了,我想在这里多赚些钱,然后把家人也接过来一起生活。”10月23日,如孜喀日·阿卜杜克热木期待满满地对记者说。
来自喀什市阿瓦提乡其格力克村的如孜喀日·阿卜杜克热木是一名老实本分的农民,克拉玛依对于他来说,离他的生活很远很远,远到只是在从外面回来的亲戚口中听说过这么一个美丽现代的城市。他根本没有想到这辈子还能离开喀什,来到克拉玛依工作。
7月16日,如孜喀日·阿卜杜克热木因为自治区党委的好政策来到克拉玛依工作,仅一个多月的时间,他就通过了相关的基础技能培训和专项技能培训,在康城如意苑从事秩序维护员的工作,每个月拿到多元的工资。
在日常的学习和活动中,如孜喀日·阿卜杜克热木积极主动地帮助一起来的同事解决问题,还被选为带班班长,这让他更是干劲十足,也让他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虽然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如孜喀日·阿卜杜克热木的普通话水平有所提升,但是也是听的多说的少,因此刚刚上班的时候也遇到过一些困难。
作为一名秩序维护员,要和社区居民经常打交道。为了能顺利沟通,如孜喀日·阿卜杜热木反复练习常用到的普通话,在岗位上向同事学习,回到宿舍还要对着镜子说上好多遍。现在,他的用心苦学已经看到了成效,大家都夸他说得好,进步快。
在同事们的鼓励下,如孜喀日·阿卜杜克热木尽量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想法,迅速地提升普通话水平。“因为值班需要签到,同事们教我写我的名字,我现在已经可以用汉字熟练地书写我的名字了。”如孜喀日·阿卜杜克热木激动地说。
“我非常珍惜这份工作,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同事情分,在工作中,同事们不仅教会我很多业务知识,还让我的普通话水平更上一个台阶。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希望能留在克拉玛依,扎根克拉玛依。”如孜喀日·阿卜杜克热木说。
努力工作感恩社会在来克拉玛依务工之前,艾力·吾守尔从来没有想过,他和妻子能搬入拥有独立卫浴的楼房居住。
今年4月3日,来自喀什市莎车县荒地镇英巴扎村的艾力·吾守尔与妻子,一同前往克拉玛依务工。而在此之前,艾力·吾守尔和妻子只能靠务农或者打零工,担负起全家7口人的生活。
“在老家,我们都是农民,靠种地生活。每到冬季家里没有收入来源,可家中的老人和孩子都依靠我们生活,就算出去打零工,一年的收入也不到万元。”艾力·吾守尔回忆说。
今年年初,好政策终于使艾力·吾守尔一家的生活迎来了改变。
到了克拉玛依后,艾力·吾守尔和妻子在参加了一个多月的普通话、法律等知识的集中培训后,他们被分配到新疆融汇城市生态环境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公益性岗位就业。
起初,艾力·吾守尔和妻子一样从事保洁工作,但由于艾力·吾守尔工作认真、能吃苦,并且又懂一些电焊技术,几个月后便被调入了市政业务部从事电焊工作。
如今,夫妻两人每月固定收入有四千多元,除了给家里寄元钱,还能存一些积蓄。特别是8月,因为夫妻两人的努力,优先搬入了佳福社区的廉租房。新家虽然只有38平方米,但卫生间、厨房、客厅、卧室一应俱全,生活有了巨大的提高。
“搬入新家后,公司还给我们提供了元安家补助,我们用这些钱置办了油烟机、炉灶、洗衣机、冰箱等家用电器,还购置了地毯、窗帘来装饰我们的新家。搬进新家第一天,我还和家里的孩子视频通话,让他们看了我现在的生活,父母都没想到我现在的日子这么幸福快乐。”艾力·吾守尔说。
如今,艾力·吾守尔和妻子每日下班回家,洗衣做饭、读书学习,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今年国庆节,艾力·吾守尔和妻子在克拉玛依的新家外挂上了一面五星红旗庆祝祖国母亲的生日。
他说,现在住上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未来他希望能跟着单位的师傅多学习电焊技术,早日考取电焊资格证,掌握一门技术。到那时,他就有更多的底气接父母和孩子来克拉玛依生活。
观念转变天地宽从农民到工人,不仅仅是职业身份的转变,伊敏江·买买提敏的眼界和思想观念也在悄然改变。
今年30岁的伊敏江·买买提敏的家在喀什市阿瓦提乡亚郎村,从小到大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喀什市。他和妻子都是农民,有三个孩子,大的7岁,最小的只有2岁。今年7月16日,伊敏江·买买提敏与妻子因喀什、和田地区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政策,来到克拉玛依。
如今在克拉玛依三联阳光物业工作3个月的伊敏江·买买提敏慢慢意识到,不应该局限在小小的乡村中,还是要多出去走走,多学点东西。
来到克拉玛依后,他积极上进,被一起来的乡亲们选为了带班班长。而他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普通话水平在班里提升的最快,还帮助和督促其他人一起学习。
伊敏江·买买提敏现在越来越认识到学好普通话的重要性,因为他的岗位是秩序维护员,而这个岗位是需要考保安证的,他希望在考试之前能学习更多的知识,不然考试连题目都看不懂该怎么办呢?当然,他也有更长远的打算,学好普通话,以后再学习其他的技术也会更快,学会了更多的技术,将来选择工作的机会也越多,挣的钱就越多,这样就能改变全家人的命运了。
因此,在工作中,他不仅在上班时间争取和汉族同事多说话,练习普通话,在上下班途中也不浪费时间,与妻子一起复习前一天学过的知识,互相提问,互相抽背。
他与妻子来到克拉玛依,因为普通话水平提升快,快速地融入到了工作中。尝到“甜头”的夫妇俩,在和家人视频的时候,经常会教孩子说几句普通话,期望孩子也快快进步。
“在这里工作多好啊,挣得比以前多,生活条件也比以前好。想孩子,我们就更要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多挣钱,早日把孩子接到克拉玛依来。”伊敏江·买买提敏说,以后要让孩子们好好学习普通话,不能像自己一样岁数大了再学。学好了普通话考个好大学,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报记者刘雪薇叶子通讯员糜菲
图片来源:克拉玛依区委宣传部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mayizx.com/klmysxw/1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