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演员卡姆吸毒被捕天才为何自甘堕落,

文/红豆卡姆吸毒被抓了。虽然通报中的名字和卡姆的自我介绍,虽然仅一字之差,可是无疑就是他了。卡姆是谁?相信看过《吐槽大会》和《脱口秀大会》的人,都会对这个一上台就显得十分暴躁,凶神恶煞的人有印象吧。甚至他的口头禅“一顿暴笑”,也一度成了标志性流行语,就连徐峥也都模仿过。卡姆,年出生于新疆克拉玛依,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和这次《青春有你2》学员徐紫茵是同班同学。从小就表现出了极高表演天赋的卡姆,20岁参加第一届全国脱口秀大赛时就获得了第三名,就这样走进脱口秀行业。卡姆的第一次亮相应该是在第四季的《奇葩说》。大放异彩是在第二季的《脱口秀大会》。卡姆的个人特色很鲜明,场场表现不俗,他说的段子很快很急,看似毫无逻辑中的笑点却密不透风,留下诸多精彩瞬间。最后也不负众望拿下了那季的总冠军。笑果文化趁热打铁举办了“卡姆脱口秀全国巡演”,效果很不错。卡姆去年的单场脱口秀巡演门票价格已经达到了到元(三类票档),这个价格几乎比肩小型演唱会,但却依然热门到一票难求。看过卡姆的脱口秀的人都说,他就是全程打鸡血的风格,每次都恨不得用尽全身力量去吼。也有朋友还说,卡姆的互动很多,而且观众的气氛很好。是的,在脱口秀上,卡姆有着绝对的自信,他曾大言不惭地说过:“中国脱口秀只有两种风格,一种是我的风格,一种是其他人的。”随着他加入第四季的《吐槽大会》,成为固定班底后,卡姆似乎就更加火了。当然,和与思文、庞博、王建国、池子这类正经的脱口秀演员不同,卡姆的“疯子式”表演特色容易让观众觉得没有文化内涵,不够大气,太浮夸。可是无可否认的是,喜欢他的人真的很多。大概的原因是他什么都敢拿来调侃,夸张的肢体动作和极具感染力的表情放在他的语境中毫不违和。卡姆也是有才华的,他甚至还发了新歌《banjitino》,虽然也不忘了“嘲笑”段子手王建国。事业似乎遍地开花了,如果不是因为这次的吸毒事件,卡姆可能还可以在更多的领域给我们带来惊喜。可是,人生从来就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后果就是,卡姆一手把自己的毁了。喜欢他的人纷纷脱粉了,他再也洗不白了。最令人可笑的是,卡姆在脱口秀创作的诸多梗,现在也被网友用来反向嘲讽他本人:“今天这监狱,一顿爆蹲”。卡姆的才华或许值得惋惜,但他本人并不值得惋惜,卡姆咎由自取,怨不得任何人。劣迹艺人之中,吸毒是最罪无可赦的,也是底线中的底线。我相信其实这些道理很多人都懂,特别是看到先前那些吸毒艺人自毁前程的例子,可是为什么还有人会走上这样一条不归路呢?是压力大?是受不住诱惑?背后到底蕴含着怎样一套逻辑?01.一个小众领域的崛起,势必会附带的膨胀的代价前几年,有很多说唱圈子的歌手从“地下”走到大众的面前,刚开始还是挺好的,大众也似乎可以接受这样的音乐。可是渐渐地,因为管控不严,也因为许多说唱歌手本人的品行问题,频频曝出丑闻,让说唱圈子一度陷入混乱之中。如今,脱口秀这个圈子,也似乎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众所周知,国内脱口秀,之前一直在地下活动,就和说唱圈子差不多。在致力于打造中国喜剧类脱口秀这个品类的笑果文化成立于年,分别在年7、8月份拿到了天使轮资金;年4月,笑果文化完成1.2亿元A轮融资,同年5月24日,又宣布完成A+轮融资;年9月,完成B轮融资。他们在年的时候,就推出了《今晚80后脱口秀》,直到年,李诞带着《吐槽大会》火爆全网,国内脱口秀才迎来了首度出圈的节目和艺人——池子和李诞。在脱口秀行业高速成长的过程中,普通线下脱口秀演员会随着节目的播出,摇身一变就能成为具有大众认知度的脱口秀艺人。一个小众文化就这样慢慢地被大众熟知、接受,而这样一群人,也乘着这股东风完成了个人事业生涯的华丽转变。面朝观众,掌声无数,有鲜花有簇拥还有白花花的银子,公司高兴继续扩张,个人兴奋难免轻飘飘。可是随着池子的出走事件的发酵,这个行业的弊端其实就已经显示出来了:行业体系不健全、各项条款不完善、对艺人管理不妥善等。而如今,卡姆事件更是把这些缺陷无限放大,它不仅会给脱口秀艺人带来不少的负面影响,甚至还会给这个小众文化带来冲击。眼见脱口秀起高楼,眼见它摇摇欲坠。毕竟,如果普通的观众在接触这样的小众文化之前,竟然先得到的是脱口秀艺人聚众吸毒这样的负面讯息,是容易产生负面认知。当一个小众圈子想走向大众的时候,它就必须遵守秩序,做出改变,不然必将自己置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02.社会人格的A面和B面作为社会动物,人总是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在心理学理论中,欧文·戈夫曼就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提出“印象管理”这一概念。简单的理解,就是“人设”的管理。在观众面前,我应该是一个这样的人,所以很多行为举止都会有意或无意地表演出来,而那些会“破坏”这一形象的行为,就会被抑制住。欧文·戈夫曼认为:“会交往本身是一个戏剧舞台,每个人都会在别人面前扮演属于自己的角色。人们会使用一些策略来整饰自己的形象,从而去影响他人心目中对自己的看法。”就卡姆来说,在舞台上,卡姆呈现的是趋于积极、健康和完美脱口秀“大王”形象。而现实中的他,可能呈现的则是比较“真实的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伪装自己,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原因就在于,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完全把握自己“流露”了哪些信息。换一句话说,名人、明星吸毒,不一定是因为成名了、忽然爆红了的压力,不一定是创作没有灵感,而是我们看到的一直是他精心伪装的A面,而真正的B面一直被隐藏着。所以,一旦不符合社会规范的B面被发现了,他们就要承担释放“真实自我”的巨大代价!最后想说一句,无论什么原因,吸毒都是无法饶恕的。敢碰这一块的人,害人害己,死有余辜。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mayizx.com/klmysxw/153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