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段婚姻,69年婚史,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十六年“藕断丝连”终成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与东营分手,投入青岛的怀抱。
年,北京石油学院迁往山东东营,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
年,华东石油学院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同年,五个主干学科的本科生迁往青岛。从那时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与东营市便开始貌合神离。
年,学校所有学生全部被安排在青岛,东营的老校区几乎全部归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这是一所独立学院)使用。
年9月14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召开新学期工作会议,宣布正式将注册地落在青岛。以上整个过程,让我联想到了婚恋。
如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一位女士,她至今已经经历了三次婚姻。年,她嫁给了北京,一入豪门深似海,家里妻妾成群。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妻妾在年前后被逐出家门。她的第一次婚姻,维持了17年。
在跟北京分手之后,她在年下嫁了守着金山银山的乡镇人家——东营,也把原来的“北京”改成了“华东”。结婚36年之后,她邂逅了小城青年——青岛。刚刚认识便眉来眼去,打得火热,经常趁着出门的机会见面,青岛还在家里给她单独盖了一间厢房。对此,夫家东营并不是不知道,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时光飞逝,转眼间她与青岛已经相识了16年,这16年来,她法律意义上的家还在东营,可她一年到头基本不会回去,而是常住在青岛为她所建,并不断扩展,已经变身成了单独宅院的那间“厢房”里。
该来的总会来,虽然东营只有这一房媳妇,但心不在了,留个结婚证又有何用;虽然青岛家里也有不少妻妾,且年轻貌美的比比皆是,但也想跟她履行个正式手续。于是乎,这边厢办个离婚,那边厢办个结婚,她的第二段婚姻维持了52年,第三段婚姻也就正式开始了。
你看,城市与大学,便如同一对对青年男女,分分合合。注册地便是结婚证,家可以有多个,证却只能有一本。夫家家大业大,总想着多娶几房妻妾;夫家日渐式微,话语权便越来越小。
最后再扯几句闲篇,现在的中国石油大学有两所,一所在青岛,一所在北京。为什么会有这么两所同名的大学呢?在年北京石油学院迁出北京之后,就一直都想迁回去。于是年学校在北京的老校区设立了“北京研究生部”,年这个研究生部又拓展到了昌平。
年,这个“北京研究生部”成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雏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彻底分开,是在年。当时的教育管理部门领导令旗一挥:两地各自独立办学,共同发展。时至今日,很多评估和排行榜上,依然对两校“不分彼此”,按照一个整体来对待。两校之间也是一团和气,时不时在一起开个会。
至于中国石油大学的克拉玛依校区,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开设的异地校区,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没有什么关系。
中国的大学,异地办学的不少,尤其是顶尖大学,开得远的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有本部,山东威海和广东深圳都有校区,典型的“一女多嫁”。开得近的如山东大学,济南本部、青岛和威海校区都在山东省内;中山大学,广州本部、深圳和珠海校区都在广东省内,它们在自己的窝里称王称霸。
你知道哪些霸气侧漏的“夫家”?又见过哪些朝三暮四的“女子”?来评论区聊聊吧。
长按点赞,一键三连,鼓励我多多创作教育内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mayizx.com/klmysxw/13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