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克拉玛依市当下存在的资源诅咒型问
克拉玛依市有资源缺少市场,有影响力缺乏吸引力,历来地方发展战略中缺少最关键的人才发展战略支撑,转型的策略和路径选择趋于狭窄。梳理克拉玛依市产业发展的现状,本文发现克拉玛依市产业转型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结构失调,克拉玛依市产业发展基础脆弱。从城市经济基础方面来看,克拉玛依市以石油经济为主,非油经济为辅,在工业增加值中,石油经济占比达85%左右,非油经济占比15%左右。
石油经济中,以石油采掘为主,深度加工不足。克拉玛依石油石化上下游产业比例严重失调,石油采掘业与加工制造业之间的比例大约为1:1.01,而全国资源型城市的平均水平大致为1:17.25。轻重工业结构失调。
全国来看,资源型城市的重工业与轻工业之比大致为1.28:1,但克拉玛依市以典型的石油采掘和石油化工等重工业为主,其轻工业与重工业之比大致为1:20.12。主导产业经营粗放,长期停留在石油开采和初级加工阶段,与下游产品生产领域几乎完全割裂,产业结构的拓展空间趋于狭窄。
第三产业严重滞后,城市服务功能的发挥收到限制,一旦遇到诸如新冠疫情或其他自然灾害等,城市的脆弱性就十分突出,自循环的保障能力捉襟见肘。产业结构的层次性低导致了其经济效益不高,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偏弱。
石油虽然为国家基本垄断的战略产品,但受国际石油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波动影响仍旧较大,产业发展不够稳定,此外石油资源的储量减少、耗竭只是时间问题,资源型产业的衰退是一种必然。
产业结构单一,处于产业链条低端,克拉玛依产业发展的风险较高、动能不足。产业结构单一,市域经济集聚和辐射能力不强,区域经济融合能力和程度低,严重制约了克拉玛依经济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创新优势集中在石油石化央企,地方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并且资源型央企的创新也大都是产业环境规制下的被动创新,真正意义上的产品和技术创新较少。区域融合度不够,产业转型缺乏外力推动。
新兴产业处于培育期。产业受市场、环境规制和交通等多个方面的限制,其后劲不足,克拉玛依地处西部边陲,交通物流成本过高。铁路运输同公路运输的衔接效率不够高,与周边城市相比,克拉玛依不具备先天的交通区位优势,整体网络体系尚不完善,等级偏低。
近些年来,克拉玛依市努力打造区域交通中心,着力打通额尔齐斯河上游河运通道以及与蒙古共和国西戈壁省份的联系,共建煤化工基地等,并未能够列入自治区或国家的大规划,凭借自身建设国际通道的能力,难以取得成功。
第二,化石能源作为燃料功能的逐渐弱化,克拉玛依市传统石化行业发展受限于巨大的沉没成本,转型受限。
石油石化产业发展呈现出:原料多元化、精细化工及绿色低碳等特点。目前,人类能源消费逐渐转向清洁可再生的能源,部分国家(地区)已经制定禁售燃油车时间表,化石能源作为燃油和汽油功能将逐渐减弱。克拉玛依现有的产业结构以及主要企业生产的产品并没有跟上这种时代的步伐,从价值链和分工链上看,还处于微笑曲线的低端。
石油产业旺盛的生命力在于石油石化产业随着技术不断进步而产业链不断延伸的优势,石油产业细分油气生产、炼油化工、石油装备制造、油气服务、石油储运等五个细分领域,石油石化产品多达百余种.
而新疆油田公司主要集中于石油的勘探开发即油气生产领域,现有的石油装备大都是域外采购的一种“贸易”行为,未能引导企业有效建设石油装备制造基地,克拉玛依市两大石化公司克拉玛依石化和独山子石化主要的产品还大都停留在汽油、柴油等这种动力油层面,其实石油作为动力源消耗是最大的浪费,后续高端精细的石化产品和新材料的不断推出,进而延长石油石化产业链,才是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把现有优势主导产业最大做强的重要举措。
随着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大量资金的投入,“新疆大庆”建设不断推进,新疆油气资源被不断发掘,克拉玛依市辖区内的有经济开发价值的油气资源不断被开采,新发现的大部分油田不在克拉玛依市辖区范围内.
采油、生产加工不在克拉玛依境内,克拉玛依巩固提升原有加工制造优势的基础上,稳固克拉玛依在新疆石油石化领域的优势地位,也带来挑战。第三,物质资本积累能力较弱,给克拉玛依市投资拉动型经济带来挑战。
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中主要以生产原油和以汽油、柴油为主的石油炼化产品,石油炼化深加工产品如乙烯、聚丙烯、聚氨酯等产量很少,这种产品的低附加值就导致了克拉玛依市资本的积累能力较弱。
克拉玛依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国内生产总值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度耦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中央企业石油石化项目占比最大,高达80.95%。
中央企业投资大都根据石油等自然资源的预期收益,国际油价的变化对央企投资会带来较大影响。中央石油石化企业的投资大都是投向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石油的勘探开发在准噶尔盆地的荒漠戈壁,因此这些大规模的投资并没有像普通城市那样集中投入在城市中心从而形成财富积累。
随着石油天然气资源逐渐减少或者开采的经济效益下降,国家大规模投资的减少,自身资本积累不足,外来资本投资很少,民间资本的投资还在培育之中,未来克拉玛依市城市转型中投资不足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制约,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也会因为投资不足而进一步放缓。
第四,双碳目标的制定,克拉玛依市节能降碳任务艰巨。近年来克拉玛依油田稠油开发比重加大,石化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石化产品结构变化,造成我市工业能耗日益增多,给节能减排带来巨大压力。
未来,在我国环境管理日趋严格、石化行业节能减排的任务更加艰巨的背景下,随着克拉玛依石油石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将逐步体现,资源与环境刚性约束已成为影响克拉玛依石油石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从新疆的整体来看,年新疆能源消费总量为万吨标准煤,以年为基期的话,能耗强度为万元GDP1.51吨标准煤,是全国平均水平0.55吨标煤的2.7倍,全国排名第28位。
国家在“十四五”期间给新疆下达的任务为基本目标下降14%,激励目标下降14.5%,但在任务目标考核中给新疆予以照顾。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新增可再生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二是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三是能耗双控跨周期调节;四是对部分重大项目实施能耗单列。
克拉玛依市在新疆地州市中能源消费总量较高,占比排名靠前,可再生资源因土地等要素制约,发展空间并不太大,能耗双控跨周期调节中安排为第二档,单位GDP能耗强度比年下降14.5%,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年下降17%。
在能耗双控的政策空间中,石油不作为燃料和动能使用,进行石化行业的延链,存在较大空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传统依赖矿石资源开发的发展模式带来挑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进绿色发展,这既是解决当前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
巩固煤炭去产能成果,对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国家还会逐步出台煤化工、石化的产能控制政策。
今日话题:浅析克拉玛依市当下存在的“资源诅咒”型问题:有资源缺少市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mayizx.com/klmysqh/15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