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美食新疆大盘鸡,向舌尖上的经典致敬

大盘鸡

大盘鸡是80年代中后期劳动人民自创的美食,由于产生时间不长,目前还来不及找个节日可以让它代表一下的。题主说的宽面,更地道一些的叫法应该是皮带面,泡在汤里吃口感更好。一个人吃不完很正常,但武断地认为一定要一群人一起吃,就是对大盘鸡文化的侮辱了。严重程度不亚于在全聚德要求点7分熟的鸭子其实,大盘鸡的诞生主要是为了满足一个特殊的物种——新疆大车司机。

肉身没到过新疆的童鞋估计对新疆大车司机没概念。40多年前,新疆的路况略好于清朝的驿道,喀什、阿勒泰、和田这些奇葩地区到乌鲁木齐一般开个10到20天。出疆的话乌鲁木齐又是必经之路,乌市开到嘉峪关又要十天,这还是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那时的大车通常是两个司机替换着开,十几二十天有一麻袋馕两桶水,一路也就够了。沿途打尖儿可以,吃面没有。到8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的春风终于走到新疆,公路发展日新月异,像喀什这种地方只要3~4天就能到乌鲁木齐了但新疆独特的自然条件还是给了大车司机们很多眷顾:当年内地的司机都会修车,新疆的司机会修车更会修路,关键时刻还会念经。

由于十几天的路程缩短到了三四天,一个司机就可以搞定了,80年代末司机算是中高收入,外加提着头干活,一麻袋馕的日子再也不想过了!我们要吃肉,吃热的!于是,各大交通重镇外各自形成了一些餐饮聚集地。不要想象成现在美食街的那种样子啊!其实就是城里饭馆开不下去了,到荒凉沙漠公路边上搭个窝棚支个锅,慢慢带动出来的。兼开发商、业主、商户于一身,连那块儿荒地国家也不会来较真儿。如此,阿勒泰福海的烤鱼、喀什三岔口的缸子肉之类的都在大车司机的社交网络里火了起来。直到石河子沙湾的大盘鸡问世!

一盘子的幸福

沙湾,隶属塔城,紧贴石河子,是西北线通往乌鲁木齐必经之路。大盘鸡一问世,立刻秒杀其他各类餐饮聚集品种。一是闯出了牛羊肉的蓝海,二是十分符合客户职业定位——到过新疆的应该知道新疆人民对羊肉新鲜度的追求,早上杀的羊,路上事故拥堵,几百个司机都夜里两点才集中赶到,老板上不新鲜羊肉还是杀个新羊?大盘鸡就不同了,平日里任你逍遥任你飞,但不管司机啥时候到,追一只跑得最慢的开杀,休息一小时不到菜就上桌,还有比这更适合大车司机的么?

于是乎各路的餐饮聚集地纷纷转了这个不压货、小周期的产品。90年代中后期全疆各地就都是大盘鸡了。

当然沙湾大盘鸡创始人的名号也不是没人抢过,乌鲁木齐柴窝堡就号称自己才是真正大盘鸡始祖。都是过去的事了,算是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吧!在新疆,大车司机吃完大盘鸡如果不再加两瓶啤酒那都进不了人家圈子啊。

当然,现在乌鲁木齐闹市有家30年老店,号称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大盘鸡,光盘子就7公斤重,这就是噱头了,也不是给大车司机们吃的。今天大盘鸡俨然已经走向全国,我们要做的就是赋予它更多的文化元素。

大盘鸡的做法

正宗新疆大盘鸡的做法与步骤

1.把鸡处理干净斩块

2.土豆去皮切大块

3.切好姜葱蒜及青红椒,葱白和葱叶分开放,备好八角、草果和花椒

4.热锅凉油,把花椒下锅煸香出味

5.把花椒取出弃用,加入白糖用花椒油把糖小火熬至焦黄色

6.把鸡块下锅翻炒裹上糖色

7.加入葱白、姜蒜和香料炒出香味

8.调入适量料酒

9.把土豆加入锅中

10.加入适量盐,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至土豆变软

11.加入青红椒和大葱叶翻炒至辣椒断生即可

12.裤带面的制作方法:面粉中加入少许盐,加入适量清水把面和成干湿适中的面团,盖保鲜膜醒发半小时

13.把醒好的面团用擀面杖擀成薄片,散上面粉防粘,用刀切成稍宽的面片

14.水中放入适量油热开,把面下锅煮熟后取出,可根据气温来决定过不过凉水,像广东这么热的天气就过下凉开水,吃着比较清爽

图文编辑李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mayizx.com/klmysjj/937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