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部分企业生产运
疫情防控不松弦
企业生产不掉线——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
部分企业生产运行情况扫描
本报首席记者刘青惠通讯员王涛蔡锡勇钱旭东
疫情发生以来,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的各类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仍然抓紧时间生产。该区企业可以按照行业特点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直接从事采油、钻井、炼化等行业的大型石油石化生产企业,第二类是依托石油资源生产石油衍生产品的配套合作企业,第三类是综合了零售、加工等行业在内的其他类企业。疫情期间,该区采取了哪些措施做好企业的管理与服务?这些企业的防疫措施做得如何?他们又是如何组织生产运行的?政府部门
严格管理优质服务
近期,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工信局各办公室的电话总是响个不停:“请问我们公司的车辆进入厂区需要办理什么手续?”“我们厂区储存的蔬菜不多了,能否协调一车菜来?”放下电话,该区工信局工作人员当即着手解决企业遇到的各类难题……
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约有近七成企业坚持生产,如何确保数量众多、规模不一、性质不同的企业都能做到防疫、生产两不误,是摆在区委区政府面前的一项重点工作。为此,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成立了企事业机关组,以该区工信局为牵头单位,开展了对企业疫情期间的指导、检查及服务工作。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按行业划分,为辖区各类企业建立了“辅导员”制度,各行业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成为企业的疫情防控措施辅导员、防控成效督导员、生产生活物资联络员,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管理及服务。7月以来,辅导员及时向企业传达了自治区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宣传了疫情最新动态、工作须知,要求辖区企业做好疫情防控措施不放松。同时,辅导员们按照自治区“五统一”要求,从组织领导、人员管理、厂区出入管理、消杀管理、防聚集管理等方面对企业防疫工作进行了指导。此外,辅导员们深入厂区、车间,对各企业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抽查,对发现的微小问题要求立查立改,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设立“问题清单”,并实施“回头看”,力求将企业的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对部分进出生产物资、采购生活物资有困难的企业,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也通过辅导员队伍及时掌握信息,并通过疫情防控指挥部协调解决了相关问题。“目前正值疫情期间,企业组织生产有一定难度,我们会同时做好管理及服务两项工作,确保辖区企业防控不松弦、工作有干劲、生产‘不掉线’。”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工信局相关工作人员说。
油田生产
科学指挥平稳有序严防疫
●做好人员摸排工作;调配生产、生活物资;要求员工做好个人防护;及时传达各类防疫指示和精神
●做好防疫物资的储备;成立生产保障组和疫情防控组;要求员工实施自我监测
稳生产
●采油二厂:截至目前,有4口水平井顺利投产,该厂原油日产继续保持在吨水平,持续超额完成上产目标
●钻井公司:近期,该公司创出多项钻井新指标。截至8月10日,年累计进尺近九十万米,实现了特殊时期的安全生产及平稳运行
采油二厂第三采油作业区员工正在进行日常巡检。
采油二厂:规范管控持续超产自疫情发生以来,该区国有企业之一——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专题会议,从人员摸排、物资保障、安全生产等方面,对该厂近期的工作进行了安排。该厂对曾经在疫区滞留及有旅居史的员工进行了分类、分级摸排,并要求其余部分员工立即到岗正常工作,同时严格管理;第一时间协调做好了紧急状态下员工的生活必需品及油田生产物资的供应、调配和分发;要求员工做好个人防护,以及工作场所消毒清理、测量记录等工作,并严禁外单位人员进入油区;及时传达上级有关防疫指示和精神,在厂内部通讯群转发官方新闻报道,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防疫理念;派出疫情防控检查组,对各作业区、站队等进行防疫工作检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该厂坚持抓好生产工作。该厂明确以新井投产、老井措施、潜力躺井扶正为近期主要上产手段,并已取得了良好成效——7月28日,该厂老井压裂措施井T井顺利完工,打响了该厂疫情防控期间上产会战第一枪;同日,九区白井断块石炭系投产的首口水平井—HW井自喷,日产油21.5吨,该区块展现出较大开发潜力;截至8月4日,该厂玛湖18井区三工河组油藏4口平台水平井顺利投产,两组水平井平均日产油量分别超40吨、35吨,均取得较好效果。截至目前,该厂的生产平稳有序。原油日产继续保持在吨水平,持续超额完成上产目标。
玛湖1井区,钻井公司钻井队员工在检查绞车滚筒钢丝绳。
钻井公司:强化措施平稳上钻“截至目前,我们公司有三分之二的人员坚守在一线,各钻井队均按地方政府的要求做好了防疫措施,同时实现了安全平稳作业。”8月10日,西部钻探克拉玛依钻井公司生产协调科科长高晓辉说。疫情发生前,西部钻探克拉玛依钻井公司的75支钻井队的两千余名员工正分布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腹部、南缘及玛北、东疆各区块作业。接到疫情通报后,该公司立即对近期工作做出了部署——一是积极协调解决生产运行、疫情防控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生产、生活及应急物资正常拉运,并做好防疫物资的储备。二是成立生产保障组及疫情防控组,建立完善疫情防控应急管理机制及报送机制。三是对公司及承包商人员进行摸排。要求在其他市域范围内工作的一线钻井队人员按照当地政府管理要求,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确保一线员工身体健康。四是科学宣传疫情防护知识,促进员工做好自我防护,实施自我监测。五是做好现场安全管控,强化重点区域、重点井的盯防,确保井控工作绝无一失;派出安全保障组进驻一线监管,确保公司整体生产安全平稳。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部署实施,使得该公司的工作并未因疫情受到影响。近期,该公司又创出多项钻井新指标——钻井队在玛湖率先实现“五开五完”,钻井队在南缘出色完成GHW井的中完任务,和钻井队探井进尺先后突破了一万米。在其他区块,机械钻速和钻机月速等指标、纪录也在不断刷新。截至8月10日,西部钻探克拉玛依钻井公司年开钻口,完井口,年累计进尺近九十万米,实现了特殊时期的安全生产及平稳运行。
合作企业
确保企业顺利生产严防疫●为员工统一安排食宿,并为员工配备了一次性口罩、折叠床、被褥等日常生活用品●对公共区域和休息室的桌椅、地面进行消毒,对人员测温并建立记录台账;对外地来拉运产品的运输车辆实施引导制度稳生产
●华澳化工:如期回收各气田凝析油,确保原料不断;抽调三成技术骨干按照既定工作方案继续开工生产,保持生产平稳运行
●同益公司:派出两百余名员工驻守在克石化公司厂区内随时服务;该公司下属的安泰公司、绿海公司也在厂区继续从事电气焊维护保运及厂区绿化养护、保洁等工作
华澳公司操作人员对加热炉的工作状况进行检查并记录。
华澳化工:集中力量组织生产位于石化园区的华澳精细化工三厂是石化园区首批入驻企业。该厂的主要产品是以油气田天然气处理后的凝析油为原料生产的高档轻质白油和高档精细化工基础油,这两种产品是生产化妆品、农药、气雾剂、花露水等日用品及电子清洗剂、橡胶、油漆等工业品的主要原材料。该厂的产品主要通过批发商销往珠三角、长三角及华中、西南等区域。疫情期间,该厂暂停了大部分产品外运车辆,集中力量组织生产及储备工作。在政府及油田企业的协调下,该厂如期回收各气田凝析油,确保了气田后路不堵、企业原料不断。该厂还抽调三成技术骨干组成疫情期间突击队,按照既定工作方案继续开工生产,保持生产平稳运行,做到疫情期间不减产。
同益公司员工在克拉玛依石化公司进行全厂最大单级悬臂式离心泵解体更换密封工作。
同益公司:检修生产都不放松新疆同益投资有限公司是一家油田改制企业,主营业务是炼化装置检维修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等。疫情当前,该公司要求各下属子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确保安全生产,做到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两不误。该公司炼化生产装置维护保运和技改技措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克拉玛依石化公司。近期,该公司检维修中心派出了两百余名员工驻守在克石化公司厂区内随时服务,确保石化装置设备的正常运行;该公司下属的安泰公司、绿海公司也在厂区继续从事电气焊维护保运及厂区绿化养护、保洁等工作。特殊时期,该公司为驻守在克石化公司的员工统一安排食宿,并为员工配备了一次性口罩、折叠床、被褥等日常生活用品。同时,该公司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每天对生产装置的公共区域和休息室的桌椅、地面进行消毒,为人员测温并建立记录台账。该公司还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对外地来拉运产品的运输车辆实施引导制度,即:从车辆进入克拉玛依检查站开始,由引导员带入至公司并办理所有相关手续。产品装车后,由引导员送至克拉玛依检查站离开。“疫情期间,区工信局指导我们做好疫情期间的运输工作,使我们的产品生产及出厂没有发生延误,同时也确保了克石化公司的后路畅通。”该公司副总经理张崇海说。
第三产业
圆满完成保供重任严防疫
●要求员工做好个人防护;加密了消毒频次;对待进炉的医疗废弃物实施冷藏处理,确保其不因堆积在常温下而产生二次污染●员工均需身着白工服、佩戴口罩,经消毒、风淋室无尘净化后方可进车间作业;每天对厂区消毒三次;对所有进厂车辆进行消毒、登记稳生产●贝肯环保:组织12名技术工人,分两班作业,做到24小时不停炉,确保实现医疗废弃物“当天收集、当天转运、当天处置”的工作目标●红果实:提前储备了吨原料油,疫情期间仍不断运输原料油进厂;按照目前我市每月消费吨食用油测算,该厂的储备量至少满足市民8个月的用油需求
贝肯能源环保公司厂区内,消杀员对进入厂区车辆进行消毒。
贝肯环保:确保实现“三个当天”贝肯能源环保有限公司是我市唯一一家医疗废弃物处置公司。该公司于今年2月投产,主要处置我市范围内的各类医疗废弃物。该公司的设备与技术达到目前国内医疗废弃物处置先进水平,并将尾气排放控制在危废污染控制国标水平。受疫情影响期间,该公司的处置量猛增到日常的三倍以上。为此,该公司组织全厂可动用的12名技术工人,分两班作业,做到24小时不停炉,确保实现全市的医疗废弃物“当天收集、当天转运、当天处置”的工作目标。疫情期间,该公司从三方面强化了管控措施,主要包括——加强了人员防护要求,该公司每天召开晨会,通过安全讲话强调要求一线员工工作时要严格按照要求穿戴好防护服、戴好防护眼镜及手套,做好个人防护;加密了消毒频次;对待进炉的医疗废弃物实施冷藏处理,确保其不因堆积在常温下而产生二次污染。
“红果实”灌装车间,员工对产品进行检验。
红果实:储备充足保障供应位于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的克拉玛依红果实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是我市唯一一家集外采、贸易、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化食用油加工企业,也是我市疫情期间的地方重点保供单位。疫情之前,该公司管理层综合当下的粮油形势,经过预判,提前储备了吨原料油,在疫情期间,公司还不断安排车辆运输原料油进厂。“请市民放心,按照目前我市每月消费吨食用油测算,我们的储备量至少满足市民8个月的用油需求。”该公司副总经理岳俊波说。为保障市场供应,该公司男职工全员坚守岗位持续生产,每天可精炼50吨一级油、灌装桶食用油。据悉,该公司的精炼车间采用的是较为先进的“五脱物理”精炼工艺,全封闭精炼后再进入灌装车间分装。灌装车间为无尘车间,该车间的员工均需身着白工服、佩戴口罩,经消毒、风淋室无尘净化后方可进车间作业。疫情期间,该公司严格按照防疫要求,每天对厂区消毒三次,并做好测温登记工作;对外做好扫码、测温、登记;对所有进厂车辆进行消毒、登记。
我们很有信心打赢这场硬仗
瞧瞧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经济咋发展的
本文图片由本报通讯员王涛刘字卫曹以栋李冬张川岳俊波摄编辑张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mayizx.com/klmysjj/9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