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克拉玛依的雪,一场温暖的记忆
●孙作兰(金色家园小区)
雪是从夜里开始下的,这是今年入冬的第几场雪,我已经记不清了。雪下的悄无声息,小的无处寻觅踪迹。雪片在天空中随着风儿飞扬,落在树梢、落在红红的汽车上、高高的楼顶上……
友谊路的蓝色灯光在深夜里很温柔,雪儿越来越密集,夜行的车辆越来越少,克拉玛依的冬天处处静谧温馨,只有那些鸟儿们偷偷地在屋顶上活跃。
现在的气温还不是最冷的时候,雪花在公路上渐渐融化,只是到了凌晨六七点的时刻,它落下的速度才快了些,此时才慢慢堆积了一层厚厚的白色。
雪飞过窗外的时候,暖暖的房间里,宝宝正在年轻妈妈的怀里安睡,蓝色的、画着星星和月亮的小花被多么漂亮;谁家的爷爷奶奶正在听着黄梅戏,婉转的唱腔从窗外飞出,飘到了白茫茫的远方。
读高中的女生,还在埋头苦读,肩膀上搭着爸爸为她披上的外套,手边放着妈妈用心泡好的热茶。在职场打拼的青年意气风发地走在路上,不知不觉又奋斗到了年底,明年又是怎样砥砺前行的一年呢?
下着雪的克拉玛依,真美。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石油工人用雪水解决吃水的问题,穿着毡筒在野外的雪地里勘探石油,他们也曾在下雪的时候躲在地窝子里给远方的家人写信。那时候,冬天的雪厚得可以淹没一只兔子,那时候,通往团场的路还是一条细长坑洼的土路,团场的姑娘们为了到克拉玛依吃一碗凉皮可以在路边等上半天的公交车。许多年过去了,现在,宽敞平坦的公路两旁,一幢幢小别墅在雪地里安静着,雪后的农业开发区太美了,浩大的林海公园成了林海雪原……
现在的我们,在下雪的时候,陪着亲人,在大油泡一号井公园感受那现代建筑在风雪中的别样风情;带着孩子在汉博文化创意园区去欣赏紫砂的巧夺天工;和闺蜜们一起在汉博中央广场吃烤串、喝啤酒、购物……孩子们呢,则期盼着去滑雪场玩雪圈,眼睛一闭,就收获了无限快乐。
克拉玛依的雪,纯白的没有半点杂质,如同童年的回忆。
难忘的画面●陈文燕(克石化公司炼油化工研究院)
年即将过去,我的职业生涯也将迈入了第25个年头了。历经多个日夜的磨练,我从一个刚刚走出象牙塔、青涩懵懂的学生成长为一名综合素质强、成熟稳重的管理人员。这其中,有汗水和泪水,也遭遇过低谷和挫折,但我没有颓废消沉,而是勇往直前,向着目标一天天靠近。是什么支撑我度过那些黑暗的日子,鼓励我持续进步?是什么提供给我精神营养,让我的心灵丰富而充盈?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滚动的画面,或许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镜头由远至近,可以看出是炼油化工研究院化工所的一间办公室,年轻的我穿着白大褂坐在桌前,正在研读一本书,镜头对着封皮徐徐拉近,定格,原来书名是《石油炼制》。年大学毕业,我被分配到炼油化工研究院工作,首先遇到的困难是石油炼制知识欠缺。我的专业是有机化工,石油炼制只学过一节课。没有彷徨等待,我立刻去图书室借阅相关资料,在两个月内完成了自学。当时我从事高碱值石油磺酸盐的研制工作,翻译了数万字的科研资料。两年后,我调往化验室从事石油及石油产品仪器分析研究工作。一般新岗位三个月才能独立顶岗,我只用了一个月。对于科研攻坚之难,科研工作之苦,我有着深刻的体会。40℃的酷暑下在厂房中试,零下29℃的严寒中站在油罐顶上取样……这些艰难困苦,锻炼了我吃苦耐劳的意志,增强了我勇于迎接挑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镜头切换到华南地区一所高等学府的教室,一位皮肤黝黑的外教正在讲台上讲课,我坐在座位上,全神贯注地听着,不时用英语与老师互动交流。年12月,我参加院机关竞聘,从3人之中脱颖而出,成为科研科的一员,开展信息情报研究工作。我到岗之后,搭建整体工作框架,重点开展专题调研、外文翻译和会议征文工作。年2月我通过公司考试,赴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进修英语,经过半年学习,英语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我利用撰写调研报告和做兼职翻译的机会,完成汉译英两万余字,英译汉十万余字;组织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征文60余次,初审和校对中英文论文余篇。经常有人说,没时间学习,其实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肯挤,总是会有的。在研究所工作时,我主动承担翻译仪器操作手册的工作,并利用仪器预热、实验间歇等碎片时间翻译十万余字的英语资料。在科研科工作时,我校对了三十万字的英译汉资料。业余时间,我积极参加公司和院里举办的英语培训,并自费学习英语。
画面重新回到一间会议室,同事们围坐桌前,热烈讨论着,我坐在旁边,一边听一边记录。年至年,院领导安排我参加由中国石化牵头组织的“石油化工科研实验工”职业资格等级标准和技能鉴定题库的撰写,共35万字。面对无参考资料,时间紧、任务重的多重困难,我积极想办法,组织座谈会征求意见,加班加点,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
小时候,我酷爱读书和写作,梦想长大成为一名作家。在工作之余,我并没有忘记自己当初的梦想,自年起,我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读书征文比赛,先后有8篇作品获奖。“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香满园”,我想让同事们爱读书,读好书,吸引更多人加入到阅读者的行列。年至年,我策划组织了16期“读书论坛”活动。年至年,《克拉玛依日报》“读书”专刊编辑邀请我参加“读书茶会”栏目,每期讨论一本名著,共出版16期,我参与讨论并撰稿约字。年至年,我在市内外媒体上发表文章约篇,年,我加入了克拉玛依市作家协会。
一幅幅画面从眼前掠过,记录着我的青春岁月,留下我持之以恒、学无止境的足迹。学习让我快速适应工作,提升综合素质,拓展工作范围,助我梦想成真。阅读为我构筑精神家园,远离孤独和困惑,得到生命的定力和灵魂的安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为公司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段温暖的记忆
●刘长语(克石化公司检验检测中心)
年暑假,我们那届高中炼油班的37名同学集体申请去克拉玛依炼油厂实习。炼油厂用一辆大班车把我们整个班的同学拉到了集体宿舍楼。我们24名女同学和13名男同学,就这样离开了校园,结束了青涩的学生生活。
接下来,我们参加了入厂安全教育,并在灯光球场进行了军训,军训结束后,我们被点名分配进各个单位或车间。同学们有的被分在了丙烷车间、糠醛精制车间,液化气脱硫车间等处工作,我和六名同学则被分配到化验室现场倒班实习。进厂实习前的一个晚上,大家聚在一起,纷纷表达自己梦想和愿望,并约定在工作中比试比试,看看谁将来能力强、贡献大。
那些年,厂里没有倒班食堂,师傅们都是每天带饭。冬季,一临近吃饭时间,师傅们就会把饭盒放在暖气片上,做完了分析,大家的饭菜也热好了。有一次我没有带饭,师傅们就和我分着吃,大家其乐融融,整个房间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年7月1日,公司企业内部报《翼龙天地》创刊,我参加了公司举办的通讯员培训班,多次在公司组织的“全员读书”活动中获奖。年,我成长为一名现场班组的班长,开始带着我的班员开展争先创优及五型班组建设活动。在公司组织的职业技能竞赛中,我们班组获得过一次金奖,一次银奖。
如今,我已经参加工作25个年头了。岁月的飞逝,让我从一名懵懂的少年走进了人生中的不惑之年,从一名油品分析初级工成长为一名高级技师。而当初一起进厂工作的同学们,也早已经成为了各装置岗位上的骨干。
一桩桩往事,定格了克石化公司发展的历程。而更加美好的未来,正在向我们招手。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mayizx.com/klmysjj/8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