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回信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梦征程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0353303318890248&wfr=spider&for=pc
07:41一纸书信,满载万千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常常通过书信和青年交流。《中国青年报》联系到6位曾经收到总书记回信的年轻人。他们中有人扎根边疆,有人援鄂战疫,有人走进大山支教……在这段视频中,一起回首暖意关怀,激扬青春梦想。一这是北京师范大学首届“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合影,熊国锦(左5)曾是贵州省岑巩县大山中的一名留守儿童,在他的记忆里,从小学开始,老师就经常说:“有困难随时找我!”寒来暑往,熊国锦想成为一名优秀老师的愿望愈发强烈,报考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并被录取是梦想成真的第一步。今年,熊国锦如愿来到原国家级贫困县贵州省黄平县一所中学做教育实践,这里离他的家乡很近,课堂内外,他最喜欢和同学们待在一起,关心同学们的所思所想,解决他们的烦恼忧虑,就如同少时遇到的小学老师对他一样。临别之际,熊国锦收到了同学们写的信:“好老师的言行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我也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那一刻,熊国锦的眼眶有些发热。此前,熊国锦和另外六名同学一起写信,向习近平总书记表达了扎根中西部的决心。让他们都没想到是,今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他们回信,对他们寄予殷切期望:“希望你们继续秉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珍惜时光,刻苦学习,砥砺品格,增长传道授业解惑本领,毕业后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二十九年前,保定学院届毕业生黄淑荣受到西部支教师长们的感召,坐着绿皮火车去往新疆,成为和静高级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彼时,是学校建校的第二年。校园中只有几排平房教室,教室后面是一大片戈壁滩。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努力下,草坪种上了,白杨树栽上了,戈壁滩才有了操场的模样。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代表回信。那一天,黄淑荣正在批改学生作业。母校保定学院打来淑荣,总书记给我们回信了!黄淑荣双手有些颤抖地打开电脑,把总书记的回信读了一遍又一遍。信中写道:“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以你们为榜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三照片里这个亲吻着奖杯的大男孩名叫魏鹏飞,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运动场上,他是活力四射的足球少年,运动场下,他是志存高远的援疆青年。年7月,连同他在内的名毕业生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这是总书记的深情嘱托,也是魏鹏飞写在笔记本扉页上的一段话。基层工作是艰苦的、也是寂寞的。魏鹏飞所在厂区共负责口采油井,都分布在距离城市多公里的戈壁滩上。他经常跟师傅外出修井,在沙漠无人区的简易房里待上十几二十天。两年多过去了,这位少年一直站在西部的热土上追梦前进。四徐斐宏收到总书记回信时,是即将毕业的学期。他现在负责三星堆3号祭祀坑的开掘工作。年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后,他选择在第二年降级转专业到考古文博学院。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有很多新的设备、新的技术,要适应、学习。徐斐宏是选择留下来的那一批。“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回信中的这句话,凝结着总书记的厚望。“把我们的考古故事讲好。”徐斐宏说,要把我们的声音更响亮地传递给关心我们的人。五在武汉度过的日日夜夜,国家援鄂医疗队医生吴超时刻被身边的90后感动着。“能不能把我们90后在这场战疫中所经受的考验、成长感悟,以及无畏战斗的决心表达出来,写一封信,向习总书记汇报,向全国人民汇报。”他和同事王奔提笔而就。吴超没想到,4天后,他们就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总书记在回信中写道:“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兴奋的同时,吴超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责任感,现在更加觉得医生不只是一个职业,更是神圣的职责。要不断精进医术、一直奋斗在救死扶伤的一线。”六十年前,身为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一员的安玥琦,决定放弃保研,赴贵州毕节大水乡大石村华农大石希望小学支教一年,成了那所小学唯一的女教师。当时的条件虽艰苦,但看到孩子们每天的成长和进步,安玥琦和队员们觉得很幸福。年,习近平总书记给“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表达了对青年志愿者的关心、嘱托和期望。多年后,如今已是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博士后的安玥琦,仍旧深刻记得信中那句“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这句话,是很多年轻人的心声。他们正一步一个脚印,在基层奋战,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出品人:张坤总监制:董时监制:闵捷孙晔总策划:王俊秀记者:李想戴月婷田沐冉许怡温维娜黄丹玮许译制作:李想许译配音:贺瑶鸣谢北京师范大学河北保定学院(吴倩楠)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医院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中国青年报融媒工作室(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mayizx.com/klmysjj/154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