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人阿依夏木,人生最美在讲台

作者介绍

刘军

女,中共党员。

年出生,年随父母来到克拉玛依,年参加工作,年退休。

热爱生活,热心投稿,热爱动物!乐于书写身边普通人的故事。

在市妇联发展部办公室见到了她。第一印象是:开朗热情,活力四射;没有架子,随和幽默;浓眉圆脸,真诚快乐;体型稍高微胖,音色圆润亲和。

这笑容,这声音,这真诚,这眼神,让人一看就是娘家人,愿意把心里话一股脑说给她。难怪是在妇联工作呢!

她,是阿依夏木.阿依达洪。熟识的人中,大多称她阿老师,阿校长;女性朋友大多称她夏木姐。

聊起来才知道,阿依夏木曾是三尺讲台上的骨干教师,三中副校长,退休后返聘到妇联工作。

年轻漂亮的国语老师

阿依夏木原籍塔城,是年塔城地区师范学校国语专业毕业的第一批学员,毕业后在新疆教育学院中文系进修。毕业那年,正是政府号召强化国语训练课的时候。她回到塔城,站上了梦寐以求的三尺讲台。学生们看着年龄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大眼睛长辫子女教师,不仅课讲得好,还没有老师的架子,下课和学生一起游戏,高中六个哈语班,一周24节国语课。年轻的她好像不知道累是啥滋味。骑着一辆永久牌28自行车,无论春夏秋冬,每天都是两点一线:家----学校,学校----家。那时候维吾尔族姑娘十八、九岁就谈婚论嫁的不少。而她23岁才在父母的催促下与在部队当兵的丈夫斯拉依.司马义成了家。

有了家,有了孩子,教学任务可一点没有耽误。产假40天刚满,立刻上班。军人出身的父亲,慈祥善良的母亲,通情达理的丈夫,都支持她不要耽误毕业班学生的学业。孩子交给母亲带,她把整个身心都扑在教学上。功夫不负有心人,年,她带的哈语高中班,一个班就有11个孩子考入中央民族学院。塔城地区轰动了……就连民族学院的老师都赞叹说:别说一个班就有11名学生同时考入,以前一个地区都没有过这么好的成绩。所在的裕民县更是家喻户晓。为此政府首开先例奖励给她元奖金。

感激之余,阿依夏木更加努力工作。为了每个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继续读书不辍学,她一次次登门家访,用自己的奖金和工资帮扶贫困学生。她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老师就是要想方设法把学生托举起来!十年教师路,阿依夏木年年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教师。

热心的校工会干部

年冬天,怀着二胎的阿依夏木以随军家属的身份与转业的丈夫一起来到克拉玛依。

领导欲安排阿依夏木到市局总工会工作。但她坚决要求重返讲台。理由?很简单,当老师能有寒暑假,可以回塔城看望年迈的父母。领导对她说:你的档案我们看过了,汉语很棒。性格开朗,能歌善舞,是干工会的好苗子!还是干工会吧。离不开讲台?那在学校当个工会干部,担子也不轻呢!女工,计划生育,文体活动,慰问走访等等,都需要一位责任心强,有亲和力的女同胞来干。在岗教师忙不过来,你随时要上讲台代课呢。

于是第八中学工会办公室有了阿老师忙碌的身影,教室里响起阿老师标准的普通话和朗朗的笑声。

阿依夏木没有辜负领导的期望,在工会干部的岗位上干的非常出色。所在单位工会连续被评为教育局优秀、模范工会称号。

敬业的阿副校长

年,三中开办了疆内初中班,阿依夏木担任了副校长。

建校初期,多个学生中包括,维、哈、蒙、汉,塔吉克,俄罗斯等各民族。虽然伙食,住宿,教学等条件都不错。但个别生活设施还没有一次到位。比如洗衣机,电话座机等等。学生们大多来自南疆贫困地区,年龄偏小。自理能力明显不足,个别学生竟然是穿着单衣和拖鞋来报到的。孩子们想家,有哭的,有闹着要回南疆的,有吵着要上街买鞋子添衣服的。办学初期,一个老师要管5个宿舍,阿校长带头给学生洗衣裳。孩子们急切地想听到父母的声音,阿校长和生活老师的手机费就月月超标。

最难的是每个周日要分批带孩子们上街采购。古丽要逛国贸,扎克要买水果,小张要添毛衣,小李要逛书店……到了吃饭的点儿,他要吃抓饭,你要吃饺子,还有的要吃大盘鸡,火锅……七个孩子八个主意。

阿校长对孩子们说,只要在学校守纪律,爱劳动,学习好,能协助老师做工作的同学,以后每个周日都可以优先考虑和老师一起上街。至于吃饭吗?谁的主意能得到大多数同学认可,咱就听谁的。一个星期换一次样好不好?

为了丰富初三毕业班孩子的晚自习加餐,阿校长找到几家民族糕点房,要求他们薄利多销。她反复讲述孩子们励志的故事,和学校暂时面临的困难。对这些姐妹们说:把我们内初班孩子当成自家的孩子来心疼吧!

很快,许多个体老板用成本价把糕点,油馕等食品送到了学生的夜餐桌上;很快,内初班孩子励志的故事就在克拉玛依传开;很快,许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都伸出援手;很快,来自各单位的捐款捐物,源源不断送到了学校。阿校长带着孩子们建立的“爱心屋”里摆满了各界捐助的物品。她告诫孩子们一定要不忘感恩国家,感恩党,感恩社会,感恩所有为建设学校为你们成长付出爱心的人们。

内初班的办学经验迅速在国内传开。各地来三中取经的团队络绎不绝。凡来参观考察,阿校长第一件事是带着大家参观“爱心屋”。

家长们很快就感受到了孩子的变化。普通话讲的更标准了,假期回到家不仅帮父母做家务,还给父母端洗脚水,给弟弟妹妹辅导功课。心怀感激的家长千里迢迢来到克拉玛依,背着杏干,石榴,带着自家打的馕,种的红枣,自家制作的马肠子……更有家长手握一块和田玉,硬要阿校长收下。阿校长回答道:干果类礼物我们收下,和田玉?对不起,拿回去。玉不拿回去就把孩子拿回去。要真心感谢学校和老师,就不要用这种方法。心意我们领了。

她对教师说,虽然咱们很辛苦,但政府给咱的待遇很高。伸手的事情不能开先例。家长很不容易,那么远的路背来这些干果,或许往返的路费还是借的!咱们各家买一些,动员身边的亲戚朋友也买一些。即帮助学生家庭创收,又免得家长受累再背回去。

每个来校的家长离开时都是眼含热泪千恩万谢,感谢党,感谢政府办了这么好的学校,派来这么好的老师。

在三中工作的7年里,阿依夏木说自己有过打退堂鼓的心思。原因只有一个,太累。最内疚的是,7年里竟没有和家人一起吃过一次节日的团圆饭。每逢过节,都是学校学生们最想家的时候,也是学校食堂改善伙食最忙碌的时候。政府送来羊肉,大米,面粉,水果等,更有爱心企业专门送来一只只活羊,让孩子们和在家一样体会到宰牲节的快乐。所以越是节假日,阿依夏木和老师们越忙。一个假日的晚上,她刚回到家,长筒袜脱了一只,盘头长发刚放下来一半,电话响了,一位哈萨克族学生因急性阑尾炎住院,需要她签字立刻进行手术。她只穿着一只袜子就赶过去。孩子及时进了手术室,她却累的躺在门外的长凳上睡着了…….

自己不顾家还不算,经常还要拉着丈夫一起帮忙。夜晚陪护学生,及时送点米粥或萝卜水啥的,都是丈夫开着私家车一趟趟往病房跑。

说起内初班,阿老师有说不完的喜悦和兴奋。我们的老师是真负责任啊!我们那批学生是真争气啊!很多学生在自治区和克拉玛依的考试中都取得骄人的成绩。谈起自己,她说:我是党员,做了自己该做的一点工作,上级部门却给了我很多荣誉。她多次被评为局级优秀党员,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道德模范。

情深意长的汉族姐妹

说起阿依夏木,她的好友梁新华说:“我们两家相识30多年了,按现在的说法,是叫结对子吧?”阿依夏木插嘴:“我们这个对子是自由结合的。”

在她俩有说有笑有泪有感慨的述说中,一个个真实感人的小故事很有画面感地出现在我眼前。

刚来克拉玛依那年,正是初冬季节。初来乍到,东南西北还分不清,丈夫斯拉依忙着到单位报到上班,当时阿依夏木正怀着二胎,挺着大肚子用几块木柴引着了炉火。看着搬家时带来的一麻袋煤犯了愁,天气这么冷,卖煤的地方在哪里呢?丈夫分配在当时的通讯公司保卫科工作。他把军人的作风直接带到了企业,让他请假去买煤?他说到了岗位还没好好上班就迟到早退或请假去买煤?

那个难忘的飘雪的上午,阿依夏木家院门被轻轻推开,来人看着眼熟,却一时想不起是谁。来者自报家门说:“阿老师,不认识了?是我开卡车把你们从塔城接来的啊!”说着,把身后的妻子梁新华介绍给阿依夏木。小梁是个热情善良的女护士。听丈夫说从塔城来了一对军人夫妇,妻子怀着二胎,女儿年龄还小。便和丈夫赶来看望,小梁拉着阿依夏木的手说:阿老师,到了克拉玛依就像到了自己家是一样的,我离你家很近,有啥需要帮忙的一定别客气。

很快,小杨给拉来一车煤。阿依夏木紧锁的眉头一下舒展开了。不久儿子赛孜顾江出生,小梁不仅在月子里常来照顾,还让自己在生活科工作的父亲千方百计弄来2斤鸡蛋。阿依夏木感激地说;小梁啊!你咋就这么贴心呢!比自家姐妹想的还周到。

说起儿子,阿依夏木忍不住又说起了儿子的“干妈”梁新华。10岁那年,儿子阑尾炎住院,亲戚朋友来看望,他却问母亲,我干妈为啥没来?你是不是没有告诉她?我干妈知道我住院绝对不可能不来!阿依夏木告诉儿子:“阑尾炎算个啥病嘛?你干妈那么忙……”,

“别人不来可以,我干妈不来不行!”

无奈,阿依夏木只得打电话告诉梁新华。小梁开心的笑了:“你问他想吃啥?我给他带去。”儿子对着“干妈,我想要八宝粥!”

30多年过去,两家人的感情愈加深厚。一次,梁新华的丈夫患病住院,心脏手术放了支架。阿依夏木下班后连夜赶到乌鲁木齐看望:她一本正经对老杨说:“听说你又不听劝阻,打乒乓球时被医院了?这是第二次了吧?以后再也别打乒乓球了。”

老杨诚惶诚恐点头如捣蒜般称“是是是,对对对。”

阿依夏木话锋一转紧接着来了一句:“你应该去踢足球嘛!”

满病房的人都笑了。阿依夏木一本正经接着批:“你生病了老婆孩子多着急你知不知道?不爱惜自己就是不爱惜家庭!”

梁新华说:你要和阿依夏木聊天,她永远也说不完别人对她的帮助,对她的好。其实她才是最善良最热心,最乐于助人,最热心做公益的好女人呢!

做公益坚持不懈

那年,托里县某学校组织教师来学校参观,座谈会上,带队的苏莱曼老师说,他班里有个叫玛尔佳的学生家庭非常贫困,虽说享受低保政策,但家长还是想让玛尔佳退学。阿依夏木听到这个消息特别着急。对苏莱曼老师说,我愿意帮助这个孩子!还有,你说的学校的那些困难,我们也一定想办法帮助解决一部分。她和校长商量,把内初班得到的捐赠物品送一部分给托里学校。除了粉笔,课本,书籍等,还打报告从市教育局解决了一批旧桌椅送过去。到了托里县白杨河小学,她专门去拜访了玛尔佳的家长。反复对孩子的父母说:读了书有知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穷的面貌。千万不能让孩子辍学啊!有什么困难给我打电话,我来想办法。在她的无私帮助下,玛尔佳不仅坚持学习,还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塔城卫校。参加工作后的“白衣天使”非常感谢阿依夏木妈妈。她和父母一定要把自家的羊送一只给“妈妈”。阿依夏木说,10年前当地政府给低保户每户每年2只羊,她们竟然要送给我!她板起面孔对玛尔佳说:你敢送来,我就再也不认你这个孩子!

有了困难的群众,特别是遭到家暴或遇到不公的妇女,不管是找到妇联还是家里,阿依夏木总是认真倾听,耐心劝导。全心全力帮助解决问题。一位姓马的回族女性,在遭遇了孩子意外去世,丈夫家暴离婚等困境后,选择了远嫁另一座城市。与第二任丈夫怀了孩子后,却因生育指标在克拉玛依,而受到当地计划生育部门的反复问询。眼看预产期将临,小马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给阿依夏木打了电话。得知此事,阿依夏木马不停蹄四处咨询了解情况,终于在小马预产期到来之前,把生育指标寄到她手中。小马把阿依夏木当成自己的亲姐姐,孩子考学,选专业都要听听姐姐的意见。如今,孩子在外地读大学,每次放假回来都要回克看看她的阿妈妈。

离职没离岗的“阿老师”

年,阿依夏木退休了。退休后的她反而更忙了。除应聘在市妇联做信访和调解工作外。还担任业余培训学校的国语老师。年4月,来自喀什地区农村的几百名富余劳动力抵达我市。他们白天工作,晚上学国语。每周6节课,一次2小时。这项工作对阿依夏木来说又是一次挑战。学生们不仅不懂普通话,很多人连维吾尔族文字也不认识。培训难度有多大可想而知。可知难而上的倔强性格,使她又跟自己较上了劲。

首先,她想尽办法激励大家提高学习兴趣,自己编制小教材,留作业,出考卷。还专门建立了培训班的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补骨脂酊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mayizx.com/klmysxw/306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